痉厥门
□
陈 呕恶数日,止而发痉,每日必三五次。此肝逆犯胃,聚液成痰,内风阳气弛张,痰亦从之为患。拟以和胃熄风。
羚羊角 钩钩 半夏 陈皮 黑山栀 石决明 池菊花 元参 竹茹
又 痉厥日数发,口噤不能言,而心中了了,病不在心而在肝。夫心为君主,肝为将军。当其气火风相煽之际,一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则君主虽明,安能遽禁其强暴哉!况胃为心子,胃家之痰与肝家之风相助为虐,舌红碎痛,一派炎炎之势莫遏。欲化胃痰,先清肝火。
羚羊角 大生地 犀角 茯苓 生山栀 天竺黄 石决明 元参 钩钩 金箔 枣仁(川连炒)竹油(冲服) 姜汁(冲服)
□
钱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煮烂,去皮核,与甘草打和为丸。每服三钱,开水送下。
此人并无表证,又不内热,一月数十痉,服此二料即愈。
仁渊曰∶胃虚生痰,肝旺生火,火煽其痰,胃不能御,必至上逆而为呕吐。吐极而胃益虚,肝益强,不至风动痉厥不已。夫所谓胃虚者,胃之降气不顺也;肝旺者,肝之郁热上升也。气逆化火,呼之为肝风、肝火、肝气者,以肝属巽木,为生风生火之脏,其性急暴,为将军之官,凡逆升之气都主于肝故也。治以凉降者,以秋金之气,逆折其春木之太过也。夫痉厥之证,不止呕吐一端。若痉厥为木旺贼土,霍乱多有之。外如温邪液涸,中风痰阻关窍,小儿痰热蒙蔽。吴鞠通有《痉因质疑》,论《内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谓“湿”字乃“风”字之误。余谓风不得痰,尚不至痉,《内经》“湿”字当作“痰”字解者甚多。然痰不得风,亦不为痉。大抵风火痰三者相因为患。今时痉厥与螈 不分。夫痉则角弓反张,戛齿吐沫;螈则筋络抽掣,四指搐捻。痉乃风火痰交煽,闭其机关,多实证;螈 则液涸血空,经络失养,多虚证。补泻不同,治法大异,不可不详辨之。

- 痉厥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 痉厥癫痫(奔豚)《读医随笔》
- 痉挛《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痉厥《也是山人医案》
- 痉挛《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痉厥《叶天士医案精华》
- 痉挛刺激点《手穴手纹诊治》
- 痉厥《张聿青医案》
- 痉挛性斜颈《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痉厥《临证指南医案》
- 痉论《张聿青医案》
- 痉疾《产鉴》
- 痉脉案《类证治裁》
- 痉二十六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 痉脉论《医门法律》
- 痉第二十九问《婴童百问》
- 痉门《张氏医通》
- 痉掣《血证论》
- 痉门《医方考》
- 痉病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 痉门(十一则)《辨证录》
- 痉病总括《医宗金鉴》
- 痉湿病脉证《金匮玉函经二注》
- 痉病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痉湿病脉证《金匮要略浅注》
- 痉病证治《医宗金鉴》
- 痉湿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 痉病螈病总论《温病条辨》
- 痉湿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
- 痉病一《金匮悬解》
- 痉湿病暍脉证并治《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