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生衡
衡曰平衡,谓欲得其平也。此器有小有大,总名曰衡,小者曰等,大者曰秤,古文作称。(称去声。)
虞书曰律度量衡,言衡不言权;论语曰谨权量,言权不言衡。盖权衡合德而相须为用,举其一则可以互见矣。吴韦氏曰∶衡有斤两之数,生于黄钟。黄钟之管,容 黍千二百粒,是为一龠,二龠为合,合重一两,故律度量衡,于是乎生,而三代之制,权衡之起,信乎出于律矣。夫一龠所容千二百黍之重,是为半合,即古之半两也;两龠所容,三千四百黍之重,是为一合,即古之一两也。然则一升之重为十两,一斗之重为百两,一斛之重为千两矣。
故一斤之重为一升六合,一均之重乃四斗八升,一石之重乃一斛九斗二升也。权量相合,未有得其量而不得其权者。今考羊头山 黍,以时制等子秤之,其中者百粒得二分五厘整,积至两龠二千四百粒,秤重六钱。可见今之六钱为古一两,今之六斤为古十斤,其余可以类推,大率古之于今,乃五分之三耳,先儒以为三分之一非也。置今求古则用六归,以古求今则用六因。求度量亦如之,但率法不同耳。度以八为率,今之八寸,即古之一尺;量以三为率,今之三斗,即古一斛;权以六为率,今之六钱,即古一两也。凡度量衡,以今求古,皆置今为实而用归,以古求今,皆置古为实而用因,则得之矣。

- 黄钟生衡《类经图翼》
- 黄钟生度《类经图翼》
- 黄钟生量《类经图翼》
- 黄钟《中医词典》
- 黄钟为万事本《类经图翼》
- 黄至《中医词典》
- 黄肿《丹台玉案》
- 黄芝《本草乘雅半偈》
- 黄肿《奇效简便良方》
- 黄芝《证类本草》
- 黄肿病《急救广生集》
- 黄芝《新修本草》
- 黄仲理《中医词典》
- 黄芝《本草经集注》
- 黄州僧《中医词典》
- 黄芝《千金翼方》
- 黄竹叶汤《备急千金要方》
- 黄症《傅青主男科》
- 黄竹斋《中医词典》
- 黄证《活幼心书》
- 黄煮散《妇人大全良方》
- 黄证《活幼心书》
- 黄子厚《中医词典》
- 黄贞甫《中医词典》
- 磺胺类和砜类《药理学》
- 黄胀舌《中医词典》
- 磺胺类药《药理学》
- 黄宰《中医词典》
-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医院药学》
- 黄韫兮先生《脉确》《疡医大全》
- 磺酰脲类《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