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人参两间,惟生而已,生而不有,他何计焉?故圣人体天地好生之心,阐明斯道,诚仁孝之大端,养生之首务,而达人之必不可废者。惟其理趣幽深,难于穷究,欲彻其蕴,须悉天人。盖人之有生,惟天是命,天之所毓,惟人最灵。故造化者天地之道,而斡旋者圣人之能,消长者阴阳之几,而燮理者明哲之事,欲补天功,医其为最。惟是死生反掌,千里毫厘,攸系匪轻,谭非容易。故不有精敏之思,不足以察隐;不有果敢之勇,不足以回天;不有圆融之智,不足以通变;不有坚持之守,不足以万全。凡此四者,缺一不可,必欲备之,则惟有穷理尽性,格物致知,以求圣人之心斯可也。然心法之传,止赖内经一书,苟欲舍是而言医,不过索方书、求糟粕以图侥幸,皆苟且之流耳。医而苟且,害可胜言哉!故扁鹊采灵素之精要,设为八十一难以开来学,而邵庵虞先生曰∶未必经之当难者,止此八十一条。盖亦有感而云然。余因醉心有年,遂通为类注并图翼、附翼等义,虽辞多烦赘,俚鄙不文,盖亦虑初学之难明,而求悉于理耳。昔人云∶医者意也,意思精详则得之。余曰∶医者理也,理透心明斯至矣。夫扁鹊之目洞垣者,亦窥窍于理耳。故欲希扁鹊之神,必须明理;欲明于理,必须求经;经理明而后博采名家,广资意见,其有不通神入圣者,未之有也。高明者以谓然否?通一子又序。

- 序二《类经图翼》
- 序二《石室秘录》
- 序二《医学摘粹》
- 序二《卫生宝鉴》
- 序二《伤寒大白》
- 序二《本草新编》
- 序二《婴童百问》
- 序二《万病回春》
- 序二《轩岐救正论》
- 序二《类证治裁》
- 序二《疡科心得集》
- 序二《辨证录》
- 序二《古今医彻》
- 序二《类经》
- 序二《本草经解》
- 序二《医述》
- 序二《本草择要纲目》
- 序二《古今医统大全》
- 序二《本草撮要》
- 序二《推求师意》
- 序二《医学妙谛》
- 序二《察病指南》
- 序二《存存斋医话稿》
- 序二《竹泉生女科集要》
- 序二《外科精要》
- 序二《仿寓意草》
- 序二《医学指归》
- 序二《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序二《广瘟疫论》
- 序二《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序二《疯门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