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论

《医门法律》书籍目录

喻昌曰∶痰饮为患,十人居其七八。《金匮》论之最详,分别而各立其名。后世以其名之多也,徒徇其末而忘其本。曾不思圣人立法,皆从一源而出,无多歧也。盖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以为常人。《金匮》即从水精不四布,五经不并行之处,以言其患。谓人身所贵者水也,天一生水,乃至充周流灌,无处不到。一有瘀蓄,即如江河回薄之处,秽 丛积,水道日隘,横流旁溢,有所不免。必顺其性因其势而疏导之,由高山而平川,由平川而江海,庶得免乎泛滥。所以仲景分别浅深,诲人因名以求其义焉。浅者在于躯壳之内,脏腑之外,其名有四∶曰痰饮、曰悬饮、曰溢饮、曰支饮。痰饮者,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悬饮者,水流胁下,咳唾引痛。溢饮者,水流行于四肢,汗不出而身重。支饮者,咳逆倚息短气,其形如肿。一由胃而下流于肠,一由胃而旁流于胁,一由胃而外出于四肢,一由胃而上入于胸膈,始先不觉,日积月累,水之精华,转为混浊,于是遂成痰饮。必先团聚于呼吸大气难到之处,故由肠而胁,而四肢,至渐渍于胸膈,其势愈逆矣。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其深者,由胃上入阳分,渐及于心肺。由胃下入阴分,渐及于脾肝肾。故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缘水攻于外,火衰故水益坚。火郁于内,气收故筑动短气,火与水为仇,故恶而不饮也。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缘肺主气,行荣卫,布津液,水邪入之,则塞其气道,气凝则液聚,变成涎沫,失其清肃,故引水自救也。水在脾,少气身重,缘脾恶湿,湿胜则气虚而身重也。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缘肝与胆为表里,经脉并行于胁,火气冲鼻则嚏,吊胁则痛也。水在肾,心下悸,缘肾水凌心,逼处不安,又非支饮邻国为壑之比矣。夫五脏藏神之地也,积水泛为痰饮,包裹其外。诗有谓波撼岳阳城者,情景最肖,讵非人身之大患乎?然此特随其所在,辨名定位,以祈治不乖方耳。究竟水所蓄聚之区,皆名留饮,留者留而不去也。留饮去而不尽者,皆名伏饮,伏者伏而不出也。随其痰饮之或留或伏,而用法以治之,始为精义。昌试言之,由胃而上,胸膈心肺之分者,驱其所留之饮还胃,下从肠出,或上从呕出,其出皆直截痛快,而不至于伏匿,人咸知之。若由胸膈而外出肌肤,其清者或从汗出,其浊者无可出矣,必还返于胸膈。由胸膈还返于胃,乃可入肠而下出驱之,必有伏匿肌肤而不胜驱者。若由胸膈而深藏于背,背为胸之府,更无出路,尤必还返胸膈,始得趋胃趋肠而顺下。岂但驱之不胜驱,且有挟背间之狂阳壮火,发为毒,结如橘囊者。伏饮之艰于下出,易于酿祸,其谁能辨之,谁能出之耶?昌以静理而谭医施治,凿凿有据,谨因《金匮》秘典,直授金针,令业医之子,已精而益求其精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门法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门法律》书籍目录
  1. 痰饮论《医门法律》
  2. 痰饮六《金匮悬解》
  3. 痰饮论二首《外台秘要》
  4. 痰饮留伏论《医门法律》
  5. 痰饮论治《类证治裁》
  6. 痰饮咳嗽三十一《金匮悬解》
  7. 痰饮脉案《类证治裁》
  8. 痰饮咳嗽三十五《金匮悬解》
  9. 痰饮脉候《类证治裁》
  10. 痰饮咳嗽三十四《金匮悬解》
  11. 痰饮脉论《医门法律》
  12. 痰饮咳嗽三十三《金匮悬解》
  13. 痰饮门《古今医统大全》
  14. 痰饮咳嗽三十七《金匮悬解》
  15. 痰饮门《张氏医通》
  16. 痰饮咳嗽三十六《金匮悬解》
  17. 痰饮门《古今名医汇粹》
  18. 痰饮咳嗽三十二《金匮悬解》
  19. 痰饮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20. 痰饮咳嗽三十《金匮悬解》
  21. 痰饮门《养生导引秘籍》
  22. 痰饮咳嗽二十九《金匮悬解》
  23. 痰饮门《养生导引法》
  24.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
  25. 痰饮门方《医门法律》
  26.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金匮要略浅注》
  27. 痰饮呕吐《中医词典》
  28.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29. 痰饮呕吐《症因脉治》
  30.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31. 痰饮七《金匮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