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项强
治颈项肿寒热(资生经)。穴腕骨 阳谷治颈肿寒热。穴丘墟治寒热颈痛瘰 。穴大迎治项痛。穴窍阴 消泺治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后。穴完骨治颈项强不可俯仰。穴大杼 京骨治颈项不得顾。穴肩井 魄户治项强不得顾。穴天牖 后溪治颈项痛。穴完骨 颔厌治颈项强痛。穴本神治 疟。颈项痛不得顾。穴风池治颈项转侧难。穴通天治颈项强不得顾。穴颊车 大椎 气舍 脑户治颈项筋急不得顾。穴天柱治项气闷肿。食不下。穴人迎治颈项痛恶风寒。穴后顶 外丘治颈项急不得顾。穴龈交 风府治颈项强。穴臂 强间治项强急痛不可顾。穴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完骨 昆仑 小海 攒竹治项如拔。不可左右顾。穴消泺 本神 通天 强间 风府 哑门 天柱 风池 龈交天冲 陶道 外丘 通谷 玉枕疗项如拔。穴强间治项如拔。穴天柱治颈肿项痛不可顾。穴天容 前谷 角孙 腕骨 支正治颈项痈肿不能言。穴天容治颈项疼。历节汗出。穴飞扬 涌泉 颔厌 后顶主颈项柱满。穴角孙治颈项痈肿不能言。及瘿。肩不举。穴浮白疗心烦满。汗不出。头项痛。身热目视不明。穴曲差治头痛重。暂起僵仆。穴通天治项强不得顾。穴哑门治项痛。穴玉枕 完骨疗头痛。及项急不可倾侧。穴风府疗胁痛。颈肿寒热。穴阳谷疗身寒热。颈肿。喉中鸣翕翕。胸中气鲠鲠。穴天突疗颈项及肩背痛。穴天井疗颈项强不得顾。引牙齿痛。口噤不能言。穴曲鬓

- 颈项强《普济方·针灸》
- 颈项功(每个动作重复十二到三十六次)《中医伤科按摩学》
- 颈项强(急肿)《针灸资生经》
- 颈项点《手穴手纹诊治》
- 颈项强急《中医词典》
- 颈项部《外科大成》
- 颈项强痛《中医词典》
- 颈项部《疡医大全》
- 颈项强痛《医述》
- 颈项《中医词典》
- 颈项强痛《证治准绳·类方》
- 颈细《中医词典》
- 颈项强痛《证治准绳·杂病》
- 颈外动脉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颈项强痛《幼科折衷》
- 颈外动脉《人体解剖学》
- 颈项强痛(与伤寒项强条参治)《古今医统大全》
- 颈外侧区及颈根部的淋巴结和淋巴导管《人体解剖学》
- 颈项痛《冯氏锦囊秘录》
- 颈外侧区及颈根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人体解剖学》
- 颈项痛门主论《疡医大全》
- 颈外侧区的筋膜及肌肉《人体解剖学》
- 颈项肿《广瘟疫论》
- 颈痛《中医词典》
- 颈腋《中医词典》
- 颈深淋巴结《人体解剖学》
- 颈痈《中医名词词典》
-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人体解剖学》
- 颈痈《中医词典》
- 颈上生对口疮《儿科萃精》
- 颈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普济方·针灸》
-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年份:公元1406年
- 卷一
- 卷二
- 论针之名
- 论三阳三阴经脉
- 论虚实补泻
- 论下针分寸
- 气血问答
- 经脉统论
- 骨度统论
- 离合真邪说
-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络经直说
- 络说
- 络穴说
- 络穴辨
- 交经辨
- 窦太师针灸法流注八穴
- 八穴交会
- 定八穴所在
- 论补泻说
- 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
- 诸病在阴在阳并用针药论
- 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论
- 六节藏象论
- 诸经贯舌并取廉泉辨
- 辨陷下则灸
- 论五脏六腑治证
- 灸刺禁忌论
- 奇经八脉论
- 热病灸刺法论
- 针经直说
- 窦汉卿针经气血问答
- 卷三
- 九针式
- 煮针法
- 折量取穴法
- 点穴法
- 孔穴相去法
- 点灸法
- 穴名同异
- 制熟艾法
- 艾炷大小法
- 点灸火法
- 下火法
- 定灸多少法
- 用火法
- 定发际法
- 论壮数多少法
- 用针呼吸法
- 针灸须药
- 审方书
- 候天色法
- 用针略例
- 灸例
- 补泻法
- 灸用火善恶补泻法
- 迎随补泻法
- 真言补泻手法
- 素问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法
-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 生成数法
- 手指补泻法
- 呼吸补泻法
- 夫妇配合
- 经络取原法
- 王海藏拔原法
- 经络俞穴配合法
- 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
-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 古法流注
- 四季人神不宜灸
- 逐日人神歌诀
- 十二支人神所在诸法
- 每月血支
- 避人神等法
- 旁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图缺)
- 人神所在不宜针灸
- 十二部人神不宜灸
- 十二时忌不宜灸
- 每月忌日不宜针灸出血
- 十二部年人神不宜灸
- 九部旁通人神不宜灸(图缺)
- 新忌旁通不宜灸
- 针禁忌法
- 针忌
- 灸禁忌法
- 甲乙经灸禁穴
- 杂忌法
-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 针灸吉日
- 十干日不治病
- 十干日不针灸
- 推行年医法
- 求岁天医法
- 求月天医法
- 推避病法
- 推治病法
- 唤师法
- 释运气定日下血气法
- 释流注逐日时开穴法
- 释流注十二经所属法
- 释流注十二经动脉原穴所在法
- 十二经配十二支
- 十二经配合
- 论九针孔穴应候诀
- 手三阴三阳穴流注法
- 足三阴三阳穴流注法
- 五脏六腑变化流注出入旁通法
- 误伤禁穴救针法
- 骨空穴法
- 洁古刺诸痛法
- 治灸疮不发法
- 淋洗灸疮法
- 贴灸疮法
- 忌食物法
- 卷四
- 卷五
- 井荣俞经合部分
- 十二经脉各至本时刚柔相配内行注穴
- 五子元建日时歌
-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本草药品畏恶
- 药相反歌
- 服诸药禁忌
- 肝脏用药
- 心脏用药
- 脾脏用药
- 肺脏用药
- 肾脏用药
- 治风通用药
- 风眩
- 头面风
- 中风脚弱
- 久风湿痹
- 贼风挛痛
- 风瘙痒
- 伤寒
- 时气
- 热病
- 大热
- 劳热
- 劳复
- 疟病
- 霍乱
- 转筋
- 呕哕
- 大腹水肿
- 肠下利
- 大便不通
- 小便淋
- 小便利
- 溺血
- 消渴
- 黄疸
- 上气咳嗽
- 肺痿
- 呕吐
- 痰饮
- 宿食
- 腹胀满
- 心腹冷痛
- 肠鸣
- 心下满急
- 虚冷气
- 心烦
- 积聚瘕
- 中恶
- 鬼疰
- 尸疰病
- 惊邪
- 惊悸
- 癫痫
- 喉痹病
- 噎病
- 骨鲠
- 齿痛
- 口疮
- 吐唾血
- 鼻衄血
- 鼻壅
- 耳聋
- 鼻肉
- 目赤热痛
- 目肤翳
- 明目
- 通声
- 面
- 发秃落
- 灭瘢
- 金疮
- 折
- 瘀血
- 火灼
- 痈疽
- 恶疮
- 漆疮
- 瘿瘤
- 疮
- 五痔
- 脱肛
- 蜇疮
- 蛇虫
- 寸白
- 虚劳
- 阳萎
- 阴
- 囊湿
- 泄精
- 好眠
- 不得眠
- 腰痛
- 诸疼痛
- 血气
- 崩中
- 月闭
- 无子
- 安胎
- 堕胎
- 难产
- 产后腹痛
- 下乳汁
- 中蛊
- 出汗
- 止汗
- 吐药
- 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
- 卷十八·直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