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论

《普济方·针灸》书籍目录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试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受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帝曰。用针之理。必知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会。诛伐有过。雪污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之气。门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与实邻。决而通之。左右不调。犯而行之。明于逆顺。乃可治之。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知邪所在。万刺不殆。知用九针。刺道毕矣。凡刺之要。针最妙。九针之为。各有所宜。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病深气不泻。反为大脓。病小针大。泻气太甚。必为后害。病大针小。大气不泻。后亦为败。九针之宜者。一曰 针。法天。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泄。故针者。取法于布针。去末半寸。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以治热在头身也。经曰。病在皮肤无常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故圆针者。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间气。经曰。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三曰 针。法人。谓人所以生成者。血脉也。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圆其未。令可以接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故 针者。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经曰。病在血气少当补之者。取以 针。四曰锋针。法时。谓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疾者也。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锐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故锋针者。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

经曰。病在经络为痼证者。取以锋针。五曰铍针。法音。谓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审此数者。然后用刺。庶乎适当。无或失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普济方·针灸》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普济方·针灸》书籍目录
  1. 九针论《普济方·针灸》
  2. 九针论《灵枢悬解》
  3. 九针论《内经评文》
  4. 九针论《黄帝内经·灵枢》
  5. 九针十二原《黄帝内经·灵枢》
  6.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针灸甲乙经》
  7. 九针十二原《灵枢悬解》
  8. 九针《类经》
  9.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内经评文》
  10. 九针《中医词典》
  11. 九针式《针灸大成》
  12. 九针《中医名词词典》
  13. 九针式《古今医统大全》
  14. 九脏《中医词典》
  15. 九针式《普济方·针灸》
  16. 九脏《中医名词词典》
  17. 九针式《针灸素难要旨》
  18. 九月养胎《竹林女科证治》
  19. 九针式《针灸素难要旨》
  20. 九月胎证《竹林女科证治》
  21. 九针式图并九针主治法歌《刺灸心法要诀》
  22. 九月胎形《竹林女科证治》
  23. 九针所象《黄帝内经太素》
  24. 九月胎形《女科旨要》
  25. 九针所宜《古今医统大全》
  26. 九月《急救广生集》
  27. 九针所宜《针灸素难要旨》
  28. 九有孔《急救广生集》
  29. 九针所主《黄帝内经太素》
  30. 九宜《中医词典》
  31. 九针统论《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