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论五善七恶救援法九
或问,痈疽五善七恶,何谓也。答曰∶五善者,饮食知味,一也;便溺调匀,二也;脓溃肿消,脓水不臭,三也;神气清爽,动息自宁,四也;脉息有神,不违时令,五也。七恶者,大渴发热,泄泻淋闭,一也;脓溃尤肿,脓稀臭秽,二也;目睛无神,语声不亮,三也;食少不化,服药作呕,四也;恍惚嗜卧,气短乏力,腰背沉重,五也;唇青鼻黑,面目浮肿,六也;脉息无神,或躁动不和,七也。古语云∶五善得三则吉,七恶得四则凶。余谓七恶之凶,不待四矣。然而急救之方,正不容以不讲。大抵热渴淋闭,喘急内热,皆真阴受伤,宜六味汤加麦冬、五味。如不应,用八珍汤加麦冬、五味。更不应,用十全大补汤,兼服六味地黄丸。此乃补阴生阳之说也。若气短倦怠,昏愦乏力,饮食不化,乃阳虚之候,宜用补中益气汤。若卧睡不宁,宜用归脾汤。若饮食减少,面目浮肿,宜用香砂六君子汤。若兼脾胃虚寒,更用理中汤。肾气虚寒须用桂附八味丸,兼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此温补回阳之法。若痈疽溃后,脓血去多,变为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肢体振摇而发痉者,并用参 归术并附子等药以救之。如不应,用十全大补汤,间有可生者。当此时势,性命急如悬缕,司命者宜叮咛反复,熟思而审处之。

- 详论五善七恶救援法《外科十法》
- 详论李封翁阳脉变阴为真元暴衰之征《一得集》
- 详论猩红热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详论金姓喉症症脉相反终归不治《一得集》
- 详论咽喉证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详解脉纹《小儿推拿广意》
- 详论俞姓咳嗽误治致剧原因《一得集》
- 详胡太封翁疝证治法并及运会之理剿寇之事《寓意草》
- 详论赵三公郎令室伤寒危症始末并传诲门人《寓意草》
- 详观筋色属五行生克掐法秘旨《幼科推拿秘书》
- 详述陆平叔伤寒危证治验并释门人之疑《寓意草》
- 详辩谏议胡老先生痰饮小恙并答明问《寓意草》
- 详问为要《友渔斋医话》
- 湘潭欧阳兆熊序《四圣心源》
- 详五邪《冯氏锦囊秘录》
- 香子《本草图经》
- 详五运《冯氏锦囊秘录》
- 香子《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详虚实寒热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 香子《本草衍义》
- 详疹诸名《冯氏锦囊秘录》
- 香子《千金翼方》
- 详注灵枢素问伏气化温诸条《温热逢源》
- 香枣丸《医方考》
- 详注难经伏气发温诸条《温热逢源》
- 香橼叶、香橼《滇南本草》
- 详注仲景伏气化温证治各条《温热逢源》
- 香橼浆《保健药膳》
- 响惊《中医词典》
- 香橼《中药学》
- 响铃草《滇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