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陈
胃脘当心而痛,继以形寒发热,如疟而作,甚至呃忒频频。此系温邪外感,秽邪内踞,加以湿痰食滞交结中宫也。今使中宫之阳气内旺,所受之邪容易化达。而此间元气本虚,诸邪又伤于后,无力消除,病延多日。所以脉象空弦,神情困倦,非补不可之时也。但舌苔白腻,干欲热饮,下体先痹。今更作麻,哕逆恶心,邪恋肺胃,而肾气亦衰,用药极难兼顾。然温养中宫,佐以上下之品,俾得一举而三善备焉,以冀即日见痊瘳为幸,否则气息易喘,恐增额汗。拟候诸高明先生政。
人参 于术 川附 干姜 炙草 复花 半夏 浓朴 丁香 麦冬 藿香 木瓜 赭石茅根 枇杷叶
又
进前剂,麻痹得和,四肢亦缓,且得吐出陈腐酸苦,其色若尘,此皆得温而通也。然呃忒频频,气自短促,呻吟不绝,哕逆呕恶之象仍不陡除。神情困倦,左脉细空,右脉弦急,大便溏黑,喜饮热汤,湿痰邪滞之外,更有瘀血在里。邪从上出,不自下行,已为逆症,而况呕吐之时,曾经额汗,能不虑其虚波暗起而胱乎?哕逆吐逆无不由乎气之所载,气若不平,诸症何从化解?前方加减,先使气平为要。
复花 赭石 半夏 洋参 牛膝 槟榔 沉香 杏仁 刀豆子 乌药 柿蒂 大补阴丸
又
呃忒日轻,呕恶日重,此即陈腐之邪内阻气机,为呃者都从呕出。所以一则见轻,一则见重也。然病根欲拔,而其所出之路逆而不顺,上而不下。失胃气下行为顺之理,却为累事。昨夜额虽无汗,今朝脉尚弦急,呻吟未绝,所留陈腐之邪尚在中宫。犯肺为咳,犯胃为呕,直从中道而出,又带呃逆。必须去尽宿邪,庶几有望。
指迷茯苓 苏子 白芥子 刀豆子 浓朴 茅根 枇杷叶 竹茹 洋参
又
荡涤宿邪之下,呕恶大减,呃忒更缓,脉象稍和,呻吟渐除,大便叠通。无乃胃有下行为顺之兆乎?去痰莫如尽,尚须磨荡下行,继之于后,可卜其旋元吉。
二蚕绵 当归 川芎(各三两,水五大碗煮至烂,晒干, 存性入后药) 卷心荷叶(四两四钱,取)阿胶(一两五钱,酒浸拌蒸晒七次者佳) 大熟地(三两) 砂仁末(四钱,酒煮) 香附(四两,盐水浸三夜,童便浸五宿,日夜各拌晒,酒炒) 杜仲(三两,盐水炒) 真于术(二两,米泔浸一宿,土炒) 川断(一两六钱,酒炒)细子芩(一两六钱,酒炒) 归身(二两,酒炒) 奎白芍(一两六钱,酒炒) 甘草(六钱,蜜炙)
为末,蜜丸,每用二钱。朝晚两服,砂仁汤送下,至七个月不必服。

- 昆山陈《曹仁伯医案论》
- 昆仑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 昆山陶《曹仁伯医案论》
- 昆仑穴歌《医宗金鉴》
- 裈裆灰《长沙药解》
- 昆仑(经穴)《子午流注说难》
- 醌的构造和命名《医用化学》
- 昆仑《针灸学》
- 醌的化学性质《医用化学》
- 昆仑《中医词典》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医学遗传学基础》
- 昆仑《中医词典》
- 扩增平坡《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昆仑《针灸大成》
- 扩张型充血性心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昆虫咬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病学》
- 昆虫部《本草便读》
- 括蒌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 昆池太学内人牙痛一晚晕厥三次《孙文垣医案》
- 括蒌牡蛎散方《伤寒杂病论》
- 昆布丸《备急千金要方》
- 括蒌瞿麦薯蓣丸方《伤寒杂病论》
- 昆布《本草乘雅半偈》
- 括蒌薤白白酒汤方《伤寒杂病论》
- 昆布《药性切用》
- 括楼根《神农本草经》
- 昆布《本草撮要》
- 栝蒌《雷公炮炙论》
- 昆布《本草择要纲目》
- 栝蒌《证类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