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墟东茜墩陈

《曹仁伯医案论》书籍目录

夏问伏暑,直至秋末而发,亦云晚矣。晚则其道远,其气深,横连于膜原,外发于阳明。

所以初发之时,仅见蒸热,难得汗泄,而不能解。今已二十日矣,曾经化火,发渴发干,阴分必伤。伤阴化燥,本属暑邪见症,而况阳明中土万物所归,尤易化火伤津者乎?然阳明化火伤津,不过清之养之而已,尚可有为。无如所患之症,火内挟饮食之积,结而不开,盘踞小肠,上升则口糜,下注则便泄,泄还不已,转而为痢,其色黄而带灰白,便则多痛,以昭邪盛则实之意焉。设使胃家气旺,肾脏不虚,而用攻克之剂,尚可以胜其任者,原为幸事然,而饮食不思,神情困倦,面白带青,肌肉暗削,小便不多,少阳阳明两经之正气索然,津液先涸,须急补助,已恐鞭长莫及也,岂能再用攻克?诊得右脉弦数,左脉细小。细小为虚,弦数为实,虚中有实。法补实则碍虚,补虚又碍实,用药实为两难。惟有猪苓汤一法,最为瘀后伤阴所合。然下焦可治,而中焦之结者、肝阴之亏者,仍未得以兼治,参入六一散方,佐以芍药甘草汤,为一方而三法备焉之计,以冀弋获。否则悠悠而脱矣。候诸高明先生政之。

猪苓 阿胶 赤苓 泽泻 红曲 甘草 芍药 滑石荠菜花(一两) 荸荠(四个) 海蜇(一两)

煎汤代水。

猪苓汤后,所见下痢已减其半,所化之邪亦减其半。所以唇之肿者能消,齿之垢者能清,以及右脉之弦数者能缓能和,似属佳兆。然左脉细小,按之仍属无神,且兼关部带弦。

弦主乎肝,细小无神又主乎真阴不足。惟以不足之真阴,难以涵养肝木,肝木顺乘土中,尤为易事。如土中尚属有权,往往于病邪消化之后,胃口渐开,生机可望。此乃胃中之津液早被热气所伤,又为下痢所劫,一伤一劫杳不思谷,干呕恶心,所为津劫病至,津竭祸来,此等症是也。若论上肠盘踞之邪,痛势仍然,按之未减,而其位置则已近于小腹,而不连于胁部,势欲下行,还未归并大肠。即使贻患将来,不过为为血,尚可徐图。惟此虚态百出,变生眉眼,能无惧乎?然则不得不宗七虚七实、扶正为先之训,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再图侥幸。候政。

人参 五味子 麦冬 银花 甘草 荸荠 海蜇 白芍 青皮 丹皮 川贝 橘白 牡蛎 花粉 人中白取炒香谷芽(五钱)

煎汤代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曹仁伯医案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曹仁伯医案论》书籍目录
  1. 芦墟东茜墩陈《曹仁伯医案论》
  2. 芦笋《食物疗法》
  3. 芦中虫《证类本草》
  4. 芦笋《老年食养食疗》
  5. 炉甘石《本草纲目》
  6. 芦麦茶《茶饮保健》
  7. 炉甘石《药笼小品》
  8. 芦君茶《茶饮保健》
  9. 炉甘石《玉楸药解》
  10. 芦火竹火《本草撮要》
  11. 炉甘石《中药炮制》
  12. 芦火竹火《本草从新》
  13. 炉甘石《本草备要》
  14. 芦火《药性切用》
  15. 炉甘石《本草易读》
  16. 芦火《本草分经》
  17. 炉甘石《冯氏锦囊秘录》
  18. 芦荟星茶《茶饮保健》
  19. 炉甘石《本草求真》
  20. 芦荟消疳饮《重楼玉钥》
  21. 炉甘石《本经逢原》
  22. 芦荟夏术茶《茶饮保健》
  23. 炉甘石《本草从新》
  24. 芦荟丸《是斋百一选方》
  25. 炉甘石《得配本草》
  26. 芦荟丸《明目至宝》
  27. 炉甘石《中药学》
  28. 芦荟丸《外科理例》
  29. 炉甘石《本草便读》
  30. 芦荟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1. 炉甘石《本草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