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

《中医词典》t~w书籍目录

病证名。痰,古作“澹”或“淡”。泛指痰浊之邪滞留于体内的病证,包含较广。痰与饮常兼并发病,《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诸病源候论》则记述了寒痰、热痰等痰证。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见《丹溪心法》)。《症因脉治·痰证》:“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熏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医林绳墨》卷二:“人之气道,贵处清顺,其痰不生。设若窒塞其间,痰必壅盛。或因风、寒、暑、湿、热之外感,或因七情、饮食之内伤,以致气逆液浊,而变为诸症之所生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景岳全书·杂证谟》:“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即彼,必与二脏有涉。”临床上根据痰饮因、证和部位的不同,又为分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虚痰、实痰、气痰等病证。参见各该条目。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t~w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词典》t~w书籍目录
  1. 痰证《中医词典》
  2. 痰粘稠《中医词典》
  3. 痰证《明医指掌》
  4. 痰躁《中医词典》
  5. 痰证《回春录》
  6. 痰晕火动《奇方类编》
  7. 痰证《伤寒六书》
  8. 痰晕《中医词典》
  9. 痰证(附饮证)《医学集成》
  10. 痰郁心悸《中医词典》
  11. 痰证发热《中医词典》
  12. 痰郁《中医词典》
  13. 痰证解《儿科萃精》
  14. 痰瘀嗽《中医词典》
  15. 痰证门《幼科指南》
  16. 痰有十因《医学传心录》
  17. 痰证门(二十一则)《辨证录》
  18. 痰饮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19. 痰证自汗《中医词典》
  20. 痰饮总括《医宗金鉴》
  21. 痰证自汗《明医指掌》
  22. 痰饮证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3. 痰证总括《医宗金鉴》
  24. 痰饮一《金匮悬解》
  25. 痰证总括《幼科心法要诀》
  26. 痰饮眩晕《症因脉治》
  27. 痰症《证治汇补》
  28. 痰饮眩晕《中医词典》
  29. 痰症《急救广生集》
  30. 痰饮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1. 痰症《医效秘传》

《中医词典》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