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三

《明医指掌》书籍目录

【歌】水谷消磨气血成,滋荣脉络壮元精。七情四气时冲逆,脾胃旋伤懒营运。胃口从此留宿饮,致令津液作痰凝。因而隧道皆壅塞,却是痰涎滞在经。或痒或麻或痛痹,或留肌膜结瘤瘿。皮间肿痛燔如火,心下寒疼冷似冰。流入胁稍成癖积,行来髀 作酸疼。或如绵絮如梅核,或若桃胶蚬肉形。吐不出而咽不下,分明郁积在于胸。或为喘嗽心嘈杂,呕吐痰涎碧靛青。攻上头时眩晕倒,眼 口噤耳中鸣。咽喉闭塞牙关紧,噫气吞酸呕逆频。夜卧不安奇怪梦,游风肿痛并无名。怔忡健忘时惊怖,癫走痴呆不识人。久泻形枯肠积垢,中风瘫痪失声音。女人白带男儿浊,经血愆期赤白淋。荏苒做成劳瘵病,风痫螈纵手挛筋。遍身习习如芒刺,一线寒牵背脊心。如斯怪异延缠病,都是痰涎里面生。

【论】夫人之气道,贵乎清顺,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也!若气血津液稍有一时不得营运,则隧道不通,凝滞而为痰、为饮,故有五饮之证生焉。盖痰之为病匪一,王隐君备言之。然其原有因热而生痰者,亦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风、寒、暑、湿而得者,有因惊而得者,有因气而得者,有因食积而得者,有因酒饮而得者,有脾虚不能运化而生者,有肾虚不能制火而生者。若热痰则多烦热,风痰多成瘫痪奇证,冷痰多成骨痹,湿痰多倦怠软弱,惊痰多成心痛、癫疾,饮疾多成胁痛、臂痛,食积痰多成癖块、痞满,其为病状,种种难名。治法∶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积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中气虚者,必固中气以运痰,肾气虚者,必壮肾水以制火。古方治痰饮类,用汗、吐、下法,此治其标也。若汗、下过多,损其脾胃,则痰易生而转多,诚非王道之治也。莫若以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使脾胃调和,饮食运化而痰自不生,此治其本也。

【脉】偏弦为饮,或沉弦滑,或结芤伏,痰饮中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明医指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明医指掌》书籍目录
  1. 痰证《明医指掌》
  2. 痰证《中医词典》
  3. 痰证《回春录》
  4. 痰粘稠《中医词典》
  5. 痰证《伤寒六书》
  6. 痰躁《中医词典》
  7. 痰证(附饮证)《医学集成》
  8. 痰晕火动《奇方类编》
  9. 痰证发热《中医词典》
  10. 痰晕《中医词典》
  11. 痰证解《儿科萃精》
  12. 痰郁心悸《中医词典》
  13. 痰证门《幼科指南》
  14. 痰郁《中医词典》
  15. 痰证门(二十一则)《辨证录》
  16. 痰瘀嗽《中医词典》
  17. 痰证自汗《中医词典》
  18. 痰有十因《医学传心录》
  19. 痰证自汗《明医指掌》
  20. 痰饮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21. 痰证总括《医宗金鉴》
  22. 痰饮总括《医宗金鉴》
  23. 痰证总括《幼科心法要诀》
  24. 痰饮证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5. 痰症《证治汇补》
  26. 痰饮一《金匮悬解》
  27. 痰症《急救广生集》
  28. 痰饮眩晕《症因脉治》
  29. 痰症《医效秘传》
  30. 痰饮眩晕《中医词典》
  31. 痰症(新法)《伤寒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