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咳嗽上气方七首

《外台秘要》书籍目录

《病源》咳嗽上气者,肺气有余也。肺感于寒,微则成咳嗽。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拥滞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多涕唾,面目浮肿,则气逆也。(出第十四卷中)

《深师》疗上气咳嗽。苏子煎方。

苏子(二升) 生姜(汁二升) 白蜜(二升) 生地黄(汁二升) 杏仁(二升)

五味,捣苏子,以地黄姜汁浇之,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复绞,如此六七过,令味尽,去滓,熬杏人令黄黑,捣令如脂,又以向汁浇之,绢绞取汁,往来六七过,令味尽,去滓,纳蜜,和置铜器中,于重汤中煎之,令如饴,煎成。一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忌芜荑。(《千金》同)又疗咳嗽上气。射干煎方。

射干(八两) 紫菀(半两) 胶饴(五两) 细辛(半两) 干姜(五两末) 生竹沥(一升)芫花根(半两) 桑根白皮 款冬花(各八两) 附子(半两炮) 甘草(半两炙) 白蜜(一升半)。

上十二味,先切射干,合蜜、竹沥汁煎五六沸,绞去滓, 咀诸药,以水一升四合,渍一宿煎之,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饴、姜末煎,令如 。服酸枣一丸许,日三夜一。不知,稍增之。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菜。(千金同)又疗咳上气,中寒冷,鼻中不利。杏仁煎方。

杏仁(五两) 五味子(三合) 甘草(四两炙) 麻黄(一斤去节) 款冬花(三合)紫菀干姜(各三两) 桂心(四两)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麻黄减二升,掠去沫,乃纳诸药,煮取四升,绞去滓,又纳胶饴半斤,白蜜一斤,合纳汁中,搅令相得,汤中煎如饴成。先食服如半枣,日三。不知,稍加之。忌海藻菘菜、生葱。(《千金》同,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疗上气暴咳方。

紫苏茎叶二升) 大豆(一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苏,煮取一升五合,分为三服,昼二夜一。忌醋、、咸、酸、油腻等。(出第六卷中)

《必效》主上气腹胀,心胸满,并咳不能食方。(段明府云极效)枇杷叶(一握去毛,炙) 槟榔三七颗) 生姜(二分) 高良姜(二两) 蜜(二合) 酥(二合)

上六味,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大升,汤成后,纳酥、蜜,更煮三五沸,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甚重者三两剂,任意食之。(出第一卷中)

《救急》疗上气咳,肺气胸痛方。

杏仁(三大升) 白蜜(一大升) 牛酥(二大升)

上三味,杏仁捣碎于瓷盆中,研取汁五升,净磨铜铛,勿令脂腻,先倾三升汁于铛中,刻木记其深浅,又倾二升汁,以缓火煎,减至于所记处,即纳白蜜及酥,还至木记处,药乃成,贮不津瓷器中。每日三度,以暖酒服一大匙,不能饮酒,和粥服亦得。服一七日唾色变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断。此方非但疗咳,兼补虚损,去风冷,兼悦肌肤白如瓠,妇人服之更佳。(《延年秘录》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疗上气,兼咳。苏子汤方。

苏子(一升) 五味子(五合) 麻黄(去节) 细辛 紫菀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人参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上气病亦特单煮苏子,及生苏叶,冬天煮干枝茎叶亦佳。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生菜。(出第十九卷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台秘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台秘要》书籍目录
  1. 咳嗽上气方七首《外台秘要》
  2. 咳嗽上气八《金匮悬解》
  3. 咳嗽上气候《诸病源候论》
  4. 咳嗽上气《中医词典》
  5. 咳嗽上气九《金匮悬解》
  6. 咳嗽上气《中医词典》
  7. 咳嗽上气六《金匮悬解》
  8. 咳嗽上气《圣济总录》
  9. 咳嗽上气七《金匮悬解》
  10. 咳嗽气促喘急《经验麻科》
  11. 咳嗽上气十《金匮悬解》
  12. 咳嗽呕吐痰血饮食《金匮翼》
  13. 咳嗽上气十二《金匮悬解》
  14. 咳嗽呕吐《圣济总录》
  15. 咳嗽上气十三《金匮悬解》
  16. 咳嗽呕哕痧《痧胀玉衡》
  17. 咳嗽上气十一《金匮悬解》
  18. 咳嗽脓血秘方《华佗神方》
  19. 咳嗽声不出《幼幼新书》
  20. 咳嗽脓血候《诸病源候论》
  21. 咳嗽声哑《奇效简便良方》
  22. 咳嗽脓血方一十一首《外台秘要》
  23. 咳嗽失声《圣济总录》
  24. 咳嗽面目浮肿《圣济总录》
  25. 咳嗽失音《金匮翼》
  26. 咳嗽秘方《华佗神方》
  27. 咳嗽诗《医学实在易》
  28. 咳嗽门推法《推拿抉微》
  29. 咳嗽十六(附肺痿肺痈)《丹溪心法》
  30. 咳嗽门方《医门法律》
  31. 咳嗽痰壅《经验麻科》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