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

《外台秘要》书籍目录

素问岐伯曰,夫邪之客于形,必先入于皮毛,留而不去,入于孙络,又留而不去。入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疗其经,今邪客于皮毛,入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溢于大络,而生奇病夫五脏六腑精灵之气,顺脉而出,附经而入,终而复始,如环无端,若越其数者,则伤脉而损经,变为异病也。

岐伯曰,凡欲疗风,则用火灸,风性浮轻,色或赤或白,痒多者,风热也,寒性沉重,色或青或黑,痛多者,寒也。湿性萎润,色黄鲜,瘀痹多者,湿也,此三种,本同而末异也,风宜从多以至少也。至多者,从三壮五壮七壮,又从三十五十七十壮,名曰从少至多也。灸寒湿者,宜从多以至少也,从七十五十三十,又从七百五百三百,名曰从多以至少也。灸风者,不得一顿满一百,若不灸者,亦可以蒸药熨之,灸寒湿者,不得一顿满千,若不灸亦可蒸药熏之,风性浮轻则易散,故从少而至多也。寒性沉重则难消,故从多而至少也。

论疾手足腹背灸之多少及补泻八木火法杨操音义云,凡手足内脉,皆是五脏之气所应也。手足外脉,皆是六腑之气所应也,四肢者,身之支干也,其气系于五脏六腑出入,其灸疾不得过顿多也。宜依经数也,若顿多血脉绝于火下,而火气不得行,随脉远去也。故云三壮五壮七壮者,经曰,乃更添灸,以瘥为度,其手足外皆是阳脉也,不得过于二壮。腹中者,水谷之所盛,风寒之所结,灸之务欲多也,脊者身之梁。太阳之所合,阴阳动作,冷气成疾,背又重浓,灸之宜多。经脉出入往来之处。故灸能引火气,凡灸皆有补写,补者无吹其火,须炷自灭,写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至灭也,其艾炷根下,广三分,长三分,若减此不覆孔穴,不中经脉,火气不行,亦不能除病也。

凡灸忌用松柏桑枣竹柿枫榆八木,以用灸人,害人肌肉筋脉骨髓,可用阳燧火珠,映日取火,若阴无火,钻槐木以菊茎延火,亦可KT 石以艾蒸之,取火用灸,大良,又无此,宜以香油布缠及艾茎,别引取火,则去疾不伤人,筋骨皆欲得触伤,其痛根疮若不坏。则病不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台秘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台秘要》书籍目录
  1. 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外台秘要》
  2. 论哮(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3. 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普济方·针灸》
  4. 论小方脉数差殊《活幼心书》
  5. 论泄泻《原要论》
  6. 论小儿诸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 论泻(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8. 论小儿之游风丹毒《幼科概论》
  9. 论泻痢粪尿色《景岳全书》
  10. 论小儿温热(添加)《重订广温热论》
  11. 论泻痢证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 论小儿疮疹《刘河间伤寒医鉴》
  13. 论泻南补北不可以治痿取阳明《质疑录》
  14. 论小儿初生将护法《圣济总录》
  15. 论泻要诀《重楼玉钥》
  16. 论小儿半身不遂《医林改错》
  17. 论心病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18.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华佗神方》
  19. 论心肺远血肾肝近血《质疑录》
  20.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中藏经》
  21.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济阴纲目》
  22. 论小便不通用隔三之法《质疑录》
  23.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中藏经》
  24. 论消法《医学心悟》
  25.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华佗神方》
  26. 论消法《医学集成》
  27. 论新产三病《济阴纲目》
  28. 论香港脚《外科理例》
  29. 论新生小儿《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30. 论相夹相传《冯氏锦囊秘录》
  31. 论修养寄子由《苏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