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热熨法

《针灸学》书籍目录

利用吸热的物体,或拌上某些药物,加热后熨在局部或特定穴位上,适当地移动位置,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定痛、祛瘀消肿的方法, 叫做热熨法

(一)适应证

痹证腰腿痛、腕腹痛、泄泻等。

(二)操作方法

坎离砂放治疗碗内,加2%醋酸或食醋适量,拌匀,装上布袋,待温度升至45-50度后熨敷患处。或将盐、麸皮、晚蚕沙等炒至60-70度,装入布袋熨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

(三)注意事项

1.热证、实证、局部无知觉者禁用。

2.热熨前局部可涂层薄油脂保护皮肤。坎离砂温度过高时,在砂袋下加布垫,并注意病员的感觉反应,避免烫伤

3.随时观察皮肤有无潮红、水泡;烫伤,应立即停止热熨,局部涂以烫伤的药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学》书籍目录
  1. 热熨法《针灸学》
  2. 热晕《中医词典》
  3. 热在骨髓《中医词典》
  4. 热越《中医词典》
  5. 热在皮肤《中医词典》
  6. 热原检查法《医院药学》
  7. 热在五脏发痿《针灸甲乙经》
  8. 热郁(热遏)《中医名词词典》
  9. 热则疾之《中医词典》
  10. 热郁《中医词典》
  11. 热则气泄《中医词典》
  12. 热俞五十九俞《中医词典》
  13. 热胀《中医词典》
  14. 热有昼夜久暂之分《幼科释谜》
  15. 热胀《金匮翼》
  16. 热有远近而出《麻科活人全书》
  17. 热瘴《中医词典》
  18. 热有虚实表里《幼科释谜》
  19. 热瘴《瘴疟指南》
  20. 热有虚实《幼科发挥》
  21. 热瘴昏迷烦闷饮水不止《松峰说疫》
  22. 热有表里《幼科发挥》
  23. 热者,少阴君火之热,乃真心小肠之气也。《医学启源》
  24. 热油汤火伤《中医词典》
  25. 热者寒之《中医名词词典》
  26. 热痈《中医词典》
  27. 热者寒之《中医词典》
  28.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丹溪手镜》
  29. 热阵《景岳全书》
  30. 热淫《中医词典》
  31. 热阵《景岳全书》

《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