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发泡疗法 

《针灸学》书籍目录

用药物敷于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使局部皮肤红、灼、起泡、叫做发泡疗法。具有祛邪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一)适应证

痹证黄疸哮喘疟疾水肿初起等。

(二)操作方法

1.将中草药(如灵仙叶、毛茛大蒜等)适量洗净,切碎,捣烂。

2.将药物敷于一定部位。一般痹证敷于关节肿胀处;坐骨神经痛敷于承山、环跳穴;疟疾敷陶道穴;黄疸敷一侧内关穴(病情发转再敷另一侧);哮喘敷天突或膻中穴。上覆盖纱布、塑料纸,用胶布固定。

3.待局部自觉有蚁行感,皮肤红、灼、疼痛时,即将药取下。几小时后皮肤起泡胀满。经常规消毒,用消毒针刺水泡下方,抽出泡内液体。上覆以无菌纱布并固定。若有液体渗出,可继续抽吸。

(三)注意事项

1.施术前要向病员说明该疗法的作用、操作过程及可能发生的反应及变化情况。

2.药饼不宜过湿,敷的范围不宜过大。敷药后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3.发泡后嘱患者注意休息,切勿碰破水泡,抽液时要做到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若已感染、按感染伤口处理。

4.体弱者慎用本法,皮肤有病变的部位禁止发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学》书籍目录
  1. 发泡疗法《针灸学》
  2. 发泡灸《中医词典》
  3. 发皮《千金翼方》
  4. 发泡(起泡、提泡)《中医名词词典》
  5. 发热《医学集成》
  6. 发泡《张氏医通》
  7. 发热《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8. 发泡《中医词典》
  9. 发热《中医名词词典》
  10. 发泡《景岳全书》
  11. 发热《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2. 发呕《明医指掌》
  13. 发热《景岳全书》
  14. 发疟呕吐勿用常山《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5. 发热《常见病自测》
  16. 发脑《中医词典》
  17. 发热《傅青主男科》
  18. 发脑《圣济总录》
  19. 发热《中医词典》
  20. 发明仲景活人《阴证略例》
  21. 发热《麻疹备要方论》
  22. 发明欲补先泻夹泻于补之义《读医随笔》
  23. 发热《杂病治例》
  24. 发蒙《中医词典》
  25. 发热《正骨心法要旨》
  26. 发眉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27. 发热《重订灵兰要览》
  28. 发眉疽门主方《疡医大全》
  29. 发热《推求师意》
  30. 发眉疽《中医词典》
  31. 发热《医宗金鉴》

《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