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时摄养第十
夏时属火,主于长养。夏心气旺,心主火,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之时,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心气盛者,调呵气以疏之。顺之,则安。逆之,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盛夏之月,最难治摄。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
惟是老人,尤宜保护∶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此为贼风,中人暴毒。宜居虚堂净室,水次木阴,洁净之处,自有清凉。
每日凌晨,进温平顺气汤散一服。饮食温软,不令太饱,畏日长永,但时复进之。渴宜饮粟米温饮、豆蔻熟水。生冷肥腻,尤宜减之。缘老人气弱,当夏之时,纳阴在内,以阴弱之腹,当冷肥之物,则多成滑泄,一伤正气,卒难补复,切宜慎之。若须要食瓜果之类,量虚实少为进之。缘老人思食之物,若有违阻,意便不乐,但随意与之。才食之际,以方便之言解之,往往知味便休,不逆其意,自无所损。
若是气弱老人,夏至以后,宜服不燥热、平补肾气暖药三二十服,以助元气,若苁蓉丸、八味丸之类。
宜往洁雅寺院中,择虚敞处,以其所好之物悦之。若要寝息,但任其意,不可令久眠。
但时时令歇,久则神昏,直召年高相协之人,日陪闲话,论往昔之事,自然喜悦,忘其暑毒。细汤名茶,时为进之。晚凉方归。
谨选夏时汤药如后。
- 夏时摄养《养老奉亲书》
- 夏胜秋《中医词典》
- 夏时用药诸方《养老奉亲书》
- 夏商西周时期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夏台《千金翼方》
- 夏商西周时期巫与医药的关系《中国医学通史》
- 夏台《新修本草》
- 夏商西周时期卫生保健《中国医学通史》
- 夏台《证类本草》
- 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时病论》
- 夏台《名医别录》
- 夏伤于暑秋必疟《此事难知》
- 夏天无《中药学》
- 夏伤于暑大意《时病论》
- 夏廷秀《中医词典》
- 夏三月《寿世传真》
- 夏为暑病《医学纲目》
- 夏三月《中医词典》
- 夏惟勤《中医词典》
- 夏日外感《评琴书屋医略》
- 夏痿《中医词典》
- 夏日伤风辨《医门补要》
- 夏香茶《茶饮保健》
- 夏日沸烂疮候《诸病源候论》
- 夏星茶《茶饮保健》
- 夏日斑秘方《华佗神方》
- 夏序《丁甘仁医案》
- 夏日《中医词典》
- 夏以时《中医词典》
- 夏热集补证治并方《温热暑疫全书》
- 夏益吾肢节肿痛手足弯痛肿尤甚《孙文垣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