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灸疮
凡着艾,须要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余遍,其疮三日自发。亦有用麻油搽之而发者,亦有用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者。又恐气血衰,宜服四物汤滋养者,盖不可一概而论。灸后务令疮发而去病也。凡贴疮,古人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蜡叶,冬用兔腹上白细毛,猫腹上毛更佳。今人每用膏药贴之,日一二易,则疮易愈。无若一日两贴一易使疮脓出多而疾除也。若欲用膏,必须用真麻油入治病之药,或祛风散气滋血疗损之药,随证入之为妙。

- 论治灸疮《针灸大全》
- 论治灸疮《痰火点雪》
-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治积须养正气《济阴纲目》
- 论治篇《景岳全书》
- 论治法《灵素节注类编》
- 论治篇《古今医统大全》
- 论治法《灵素节注类编》
- 论治伤寒须根据次第《伤寒发微论》
- 论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 论治伤寒药中宜用人参之法以解世俗之惑《寓意草》
- 论治法《中风论》
- 论治胎产三禁《济阴纲目》
- 论治法《跌打秘方》
- 论治胎产有三禁《女科折衷纂要》
- 论治疔宜重用大黄《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治血块《女科秘旨》
- 论治大纲《顾松园医镜》
- 论治疫《温热经纬》
- 论治赤白各带症《济生集》
- 论治疹《温热经纬》
- 论治病略例《备急千金要方》
- 论治疹当随时令不可执用寒凉《冯氏锦囊秘录》
- 论治病不可责效太速《外科理例》
- 论治中风偏枯之法《中藏经》
- 论治病不出气血痰郁《质疑录》
- 论治中风偏枯之法《华佗神方》
- 论治(下)《痧疹辑要》
- 论痔《外科精义》
- 论治(上)《痧疹辑要》
- 论痔(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针灸大全》
- 作者:徐凤 朝代:明·正统四年 年份:公元1439 年
- 卷之一
- 周身经穴赋
- 十二经脉歌
- 十二经本一脉歌
- 经穴起止歌
- 十五脉络歌
- 经脉气血多少歌
- 禁针穴歌
- 禁灸穴歌
- 血忌歌
- 逐日人神歌
- 九宫尻神歌
- 太乙人神歌
-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 四总穴歌
- 千金十一穴歌
- 治病十一证歌
- 流注指微赋
- 通玄指要赋
- 灵光赋
- 席弘赋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周身折量法
- 先论取周身寸法
- 头部中行一十四穴
- 头部二行左右一十四穴
- 头部三行左右一十二穴
- 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
- 面部中行六穴
- 面部二行左右十穴
- 面部三行左右十穴
- 面部四行左右十穴
-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
-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 背部中行十二穴
- 背部二行左右四十六穴
- 背部三行二十八穴
- 侧颈部左右十八穴
- 膺部中行七穴
- 膺部二行左右十二穴
- 膺部三行左右十二穴
- 膺部四行十二穴
- 侧腋部八穴
- 腹部中行十五穴
- 腹部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 腹部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 腹部四行左右十四穴
- 侧胁部左右十二穴
- 手太阴肺之经左右十八穴
- 手阳明大肠之经左右二十八穴
- 手厥阴心包络之经左右十六穴
- 手少阳三焦之经左右二十四穴
- 手少阴心之经左右十八穴
- 手太阳小肠之经左右十六穴
- 足太阴脾之经左右二十二穴
- 足厥阴肝之经左右二十二穴
- 足阳明胃之经左右三十穴
- 足少阴肾之经左右二十穴
- 足少阳胆之经左右二十八穴
- 足太阳膀胱之经左右三十六穴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