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经穴赋
手太阴肺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穴;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侠白共天府为邻、云门与中府相接。
手阳明兮大肠之经,循商阳、二间、三间而行;历合谷、阳 之 ,过偏历、温溜之滨;下迎香鼻迫。
胃乃足之阳明,厉兑趋乎内庭;过陷谷、冲阳之分,见解 、丰隆之神;下巨虚兮条口陈,上巨虚兮三里仍;犊鼻引入梁丘、阴市之下、伏兔上贯髀关、气冲之经;归来兮水道,大巨兮外陵;运天枢兮滑肉、礼太乙兮关门;梁门兮承满,不容兮乳根;乳中之膺窗屋翳,库房之气户、缺盆;气舍、水突、人迎、大迎;地仓兮巨 续,四白兮承泣分;御颊车于下关,张头维于额垠。
足太阴兮脾中州,隐白出兮大指头;赴大都兮瞻太白,访公孙兮至商丘;越三阴之交,而漏腹哀、食窦兮,接天 而同派;胸乡周荣兮,缀大包而如钩。
迨夫真心为手少阴。少冲出乎小指,少府直乎神门;阴 、通里兮、灵道非远;少海、青灵兮,极泉何深。
手之太阳,小肠之荥。路从少泽,步前谷、后 之隆;道遵腕骨,观阳谷、养老之崇;得支见天容;匪由颧 ,曷造听宫。
足膀胱兮太阳,交背部之二行。穷至阴于通谷之口,寻束骨于京骨之乡;申脉命仆参以前导、殷门以相从,承扶、秩边而胞肓;入志室兮肓门、胃仓,开意舍兮振彼阳纲;出魂门兮膈关,乃噫嘻乎神堂;膏肓兮在四椎之左右,魄户兮附带分而会阳;下、中、次、上之 ,白环中膂之房;膀胱俞兮小肠,大肠俞兮在傍;三焦肾俞兮胃俞接,脾、胆、肝、膈兮心俞当;厥阴、肺俞之募,风门、大杼之方;天柱竖兮玉枕络却,通天豁兮见彼承光;自五处、曲差而下,造攒竹、睛明之场。
足少阴兮肾属,涌泉流于然谷;太 、大钟兮水泉缘,照海、复溜兮交信续;从筑宾兮上阴门肃;步廊、神封而灵墟存,神藏、 中而俞府足。
手厥阴心包之络,中冲发中指之奇;自劳宫、大陵而往,逐内关、间使而驰;叩 门于曲泽,酌天泉于天池。
手少阳三焦之脉,在小指次指之端;关冲闻乎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息定而角孙近耳,丝竹空而和 倒悬;耳门既辟,夏蚋闻焉。
足少阳兮胆经,穴乃出乎窍阴;溯侠溪兮地五会,过临泣兮 墟平;悬钟兮阳辅、光明,外夫带脉,询至京门;日月丽兮辄筋荣,渊腋泄兮肩井盈;临风池兮脑空鸣,穷窍阴兮完骨明;举浮白于天冲,接承灵于正营,目窗兮临泣,阳白兮本神;率谷回兮曲鬓出,悬厘降兮悬颅承;颔厌兮佳客主人,听会兮童子 迎。
厥阴在足,肝经所终。起大敦于行间,循太冲于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宫;袭阴包于五里兮,阴廉乃发;寻羊矢于章门兮,期门可攻。
至若任脉行乎腹与胸,承浆泄兮廉泉通;窥天突与璇玑,捣华盖于紫宫;登玉堂兮膻中逢,鸿;石门直兮关元、中极,曲骨横兮会阴乃终。
督脉行乎背部中,兑端接兮 交从。素 在鼻兮,水沟疏通;神庭入发兮,上星 朦;囟会∶身柱缥于神道兮,灵台穹窿;至阳立下,筋缩脊中;接脊悬枢,命门重重;歌阳关兮舞腰俞,愿长强兮寿无穷。

- 周身经穴赋《针灸大全》
- 周身经穴《丹溪手镜》
- 周身经穴赋《医经国小》
- 周身经络总诀(有小序)《吴医汇讲》
- 周身经穴赋(医经小学)《针灸大成》
- 周身经络总诀(有小序)《金针秘传》
- 周身孔穴总图(图缺)《金针秘传》
- 周身经络部位歌《脉诀汇辨》
- 周身名位骨度《医宗金鉴》
- 周身经络部位歌《类经图翼》
- 周身名位骨度《刺灸心法要诀》
- 周身红肿《广瘟疫论》
- 周身如冰《疫疹一得》
- 周身红块《医法圆通》
- 周身血气歌《针灸聚英》
- 周身骨节酸痛《广瘟疫论》
- 周身脏腑形状《万病回春》
- 周身骨部名目《金针秘传》
- 周身折量法《针灸大全》
- 周身骨部名目《类经图翼》
- 周氏《慎斋遗书》《专治麻痧初编》
- 周身各穴《扁鹊心书》
- 周世翰《中医词典》
- 周绍勋《中医词典》
- 周守忠《中医词典》
- 周荣《针灸学》
- 周述典《中医词典》
- 周荣《中医词典》
- 周司马痱风病后足膝软弱《程杏轩医案》
- 周荣《针灸大成》
- 周松龄《中医词典》
《针灸大全》
- 作者:徐凤 朝代:明·正统四年 年份:公元1439 年
- 卷之一
- 周身经穴赋
- 十二经脉歌
- 十二经本一脉歌
- 经穴起止歌
- 十五脉络歌
- 经脉气血多少歌
- 禁针穴歌
- 禁灸穴歌
- 血忌歌
- 逐日人神歌
- 九宫尻神歌
- 太乙人神歌
-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 四总穴歌
- 千金十一穴歌
- 治病十一证歌
- 流注指微赋
- 通玄指要赋
- 灵光赋
- 席弘赋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周身折量法
- 先论取周身寸法
- 头部中行一十四穴
- 头部二行左右一十四穴
- 头部三行左右一十二穴
- 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
- 面部中行六穴
- 面部二行左右十穴
- 面部三行左右十穴
- 面部四行左右十穴
-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
-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 背部中行十二穴
- 背部二行左右四十六穴
- 背部三行二十八穴
- 侧颈部左右十八穴
- 膺部中行七穴
- 膺部二行左右十二穴
- 膺部三行左右十二穴
- 膺部四行十二穴
- 侧腋部八穴
- 腹部中行十五穴
- 腹部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 腹部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 腹部四行左右十四穴
- 侧胁部左右十二穴
- 手太阴肺之经左右十八穴
- 手阳明大肠之经左右二十八穴
- 手厥阴心包络之经左右十六穴
- 手少阳三焦之经左右二十四穴
- 手少阴心之经左右十八穴
- 手太阳小肠之经左右十六穴
- 足太阴脾之经左右二十二穴
- 足厥阴肝之经左右二十二穴
- 足阳明胃之经左右三十穴
- 足少阴肾之经左右二十穴
- 足少阳胆之经左右二十八穴
- 足太阳膀胱之经左右三十六穴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