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歌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 中行,肘臂寸口上鱼际,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所生病者为气咳,喘喝烦心胸满结, 臂之内前廉痛,小便频数掌中热。气虚肩背痛而寒,气盛亦痛风汗出。欠伸少气不足息,遗矢无度溺变别。
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两筋歧骨循臂膀,入肘外廉循 外,肩端前廉柱骨傍,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颊前下齿当,还出人中交左右,上侠鼻孔注迎香。此经血盛气亦盛,是动颈肿并齿痛;所生病者为鼽衄,目黄口干喉痹生,大指次指难为用,肩 外侧痛相仍。气有余兮脉热肿,虚则寒栗病偏增。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下入齿,还出侠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耳前发际至额颅,遂由髀关抵膝膑, 跗中指内间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指外间通;一支别走足跗指,大指之端经尽矣。此经多气复多血,是动欠伸面颜黑,凄凄恶寒畏见人。忽闻木声心振惕,登高而歌弃衣走,甚则腹胀仍贲响,凡此诸疾皆 厥。所生病者为狂疟,湿温汗出鼻流血,口唇裂又喉痹,膝膑疼痛腹胀结,气膺伏兔 外廉,足跗中指俱痛彻。有余消谷溺色黄,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胀满食不消,气盛身前皆有热。
太阴脾起足大指,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 循 胫膝里,股内前廉入腹中,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体痛难移,腹胀善噫舌本强,得后与气快然衰;所生病者舌亦痛,体重不食亦如之。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不卧强立股膝肿,疸发身黄大指痿。
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支者还从肺系走,直上咽喉系目瞳。直者上肺出腋下,渴欲饮水咽干燥,所生胁痛目如金, 臂之内后廉痛,掌中有热向经寻。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廉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 外出后廉,至目锐 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抵鼻升至目内 ,斜络于颧别络接。此经少气还多血,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犹当细分别。
足经太阳膀胱脉,目内 上悬额尖。支者巅上至耳角,直者从巅脑后悬。络脑还出别下项,贯胛侠脊过髀枢,髀外后廉 中合,下贯 内外踝后,京骨之下指外侧。是经血多气少也,是动头痛不可当,项如拔兮腰似折,髀枢痛彻脊中央, 如结兮 如裂,是为踝厥筋乃伤;所生疟痔小指废,头囟顶痛目色黄,腰尻 脚痛连背,泪流鼻HT 及癫狂。
足经肾脉属少阴,小指斜透涌泉心,然骨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 内侵,出 内廉上股内,。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病饥不欲食,喘嗽唾血喉中鸣,坐而欲起面如垢,目视 气不足,心悬如饥常惕惕。所生病者为舌干,口热咽痛气贲逼,股内后廉并脊疼,心肠烦痛疸而,痿厥嗜卧体怠惰,足下热痛皆肾厥。
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内,肘臂挛急腋下肿,甚则胸胁支满结,心中澹澹或大动,善笑目黄面赤色。所生病者为心烦,心痛掌热病之则。
手经少阳三焦脉,起自小指次指端,两指歧骨手腕表,上出臂外两骨间,肘后 外循肩上,旋,是动耳鸣喉肿痹;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锐 ,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亦如废。
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 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手少阳前至肩上,下加颊车,缺盆合,入胸贯膈络肝经,属胆仍从胁里过,下入气街毛际萦,横入髀厌环跳内,直者缺盆下腋膺,过季胁下髀厌内,出膝外廉是阳陵,外辅绝骨踝前过,足跗小指次指分;一支别从大指去,三毛之际接肝经。此经多气乃少血,是动口苦善太息,心胁疼痛难转移,面尘足热体无泽,所生头痛连锐 ,缺盆肿痛并两腋,马刀侠瘿生两旁,汗出振寒 疟疾,胸胁髀膝至 骨,绝骨踝痛及诸节。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指之端毛际丛,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阴后,脉动腰疼俯仰难,男疝女人小腹肿,面尘脱色及咽干。所生病者为胸满,呕吐洞泄小便难,或时遗溺并狐疝,临证还须仔细看。

- 十二经脉歌《针灸大全》
- 十二经脉歌《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十二经脉歌《针灸聚英》
- 十二经脉歌《万病回春》
- 十二经脉歌(聚英)《针灸大成》
-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中医基础理论》
- 十二经脉各至本时刚柔相配内行注穴《普济方·针灸》
- 十二经脉的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针灸甲乙经》
-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中医基础理论》
-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针灸甲乙经》
- 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 十二经脉起止歌《类经图翼》
- 十二经脉病证《中医诊断学》
- 十二经脉起止歌《脉诀汇辨》
- 十二经脉病机《中医基础理论》
- 十二经脉起止歌《金针秘传》
- 十二经脉病候《中医词典》
- 十二经脉起止图《医学实在易》
-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共45穴)《针灸学》
- 十二经脉养胎以五行分四时《女科经纶》
- 十二经脉:足太阴脾经(共21穴)《针灸学》
- 十二经脉昼夜流注歌《古今医统大全》
- 十二经脉:足太阴膀胱经(共67穴)《针灸学》
- 十二经脉昼夜流注歌《针灸聚英》
- 十二经脉:足少阴肾经(共27穴)《针灸学》
- 十二经脉走向规律及其病候《手掌与疾病》
- 十二经脉:足少阳胆经(共44穴)《针灸学》
- 十二经名词的说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十二经脉:足厥阴肝经(共14穴)《针灸学》
- 十二经纳地支歌《针灸大全》
《针灸大全》
- 作者:徐凤 朝代:明·正统四年 年份:公元1439 年
- 卷之一
- 周身经穴赋
- 十二经脉歌
- 十二经本一脉歌
- 经穴起止歌
- 十五脉络歌
- 经脉气血多少歌
- 禁针穴歌
- 禁灸穴歌
- 血忌歌
- 逐日人神歌
- 九宫尻神歌
- 太乙人神歌
-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 四总穴歌
- 千金十一穴歌
- 治病十一证歌
- 流注指微赋
- 通玄指要赋
- 灵光赋
- 席弘赋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周身折量法
- 先论取周身寸法
- 头部中行一十四穴
- 头部二行左右一十四穴
- 头部三行左右一十二穴
- 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
- 面部中行六穴
- 面部二行左右十穴
- 面部三行左右十穴
- 面部四行左右十穴
-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
-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 背部中行十二穴
- 背部二行左右四十六穴
- 背部三行二十八穴
- 侧颈部左右十八穴
- 膺部中行七穴
- 膺部二行左右十二穴
- 膺部三行左右十二穴
- 膺部四行十二穴
- 侧腋部八穴
- 腹部中行十五穴
- 腹部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 腹部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 腹部四行左右十四穴
- 侧胁部左右十二穴
- 手太阴肺之经左右十八穴
- 手阳明大肠之经左右二十八穴
- 手厥阴心包络之经左右十六穴
- 手少阳三焦之经左右二十四穴
- 手少阴心之经左右十八穴
- 手太阳小肠之经左右十六穴
- 足太阴脾之经左右二十二穴
- 足厥阴肝之经左右二十二穴
- 足阳明胃之经左右三十穴
- 足少阴肾之经左右二十穴
- 足少阳胆之经左右二十八穴
- 足太阳膀胱之经左右三十六穴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