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疠湿温

《眉寿堂方案选存》书籍目录

疫邪三焦兼受,营卫失度,体虚防厥。

犀角 连翘 川贝母 元参 银花菖蒲

舌白灰刺,肢痉牵厥,神识少慧如寐,嘿嘿呓语。秽邪欲闭宜开,久延胃气已乏,辟秽须轻,辅以养胃。

人参 半夏 鲜菖蒲根汁 粳米 麦冬

口鼻吸入秽浊,着于膜府。不饥呕逆,中焦病也。宜通浊痹为正法,忌清凉发散。

杏仁 草果仁 槟榔 藿香 蔻仁 制半夏 浓朴 姜汁

鼻煤舌缩,耳聋神呆,环口裂血,津液被劫,必渐昏昧。邪已入络,所谓内闭外脱。

犀角尖 元参 银花露 鲜生地 连翘 石菖蒲

又化服至宝丹

秽浊闭塞胸膈,神迷昏厥,速速开窍。

牛黄丸

热蕴三焦,烦渴不寐,遍体赤斑,两脉搏数。

犀角尖 生地 连翘 金银花 羚羊角 元参 花粉 菖蒲根

营虚斑伏不透,咽痛呕恶,议《金匮》升麻鳖甲汤

升麻(一钱) 归身(二钱) 川椒(三分) 鳖甲(四钱) 赤芍(一钱)

热久阴伤,津液不承,咳呛,舌红罩黑,不饥不食,肌肤甲错,渴饮不休,当滋胃汁以供肺,惟甘寒为宜。

麦冬 桑叶 蔗汁 花粉 梨汁

久郁内伤,着于时令之湿热。舌焦黄,头痛汗出腰痛,乃内外两因之病,最防昏厥。

羚羊角 黑栀皮 黄芩 石菖蒲 连翘仁 郁金

秽浊热气,蔽塞神昏,舌黄呃逆。势甚险笃,先用万氏清心牛黄丸一服。

时气兼劳倦悒郁,舌黄,气促身痛。当以内伤为重,禁风药。

杏仁 栝蒌皮 黑栀 桔梗 枳实 滑石

温邪入里,昏昏似寐,并不大热渴饮。必夹湿气,故身痛耳聋。当宜通其里,莫以发散消导,大犯湿温劫津之戒。

杏仁 栀皮 香豉 连翘 郁金 淡芩

风温湿热,状如疟症。神昏妄言烦渴,已非表病。木防己汤主之。

木防己 黑栀 土蒌皮 石膏 连翘 杏仁

脉右大,舌黄不渴,呕吐粘痰,神躁,语言不清,身热不除。此劳倦内伤,更感温邪,

浓朴 广皮 六一散 石菖蒲根汁 白蔻仁 茯苓 淡竹叶

此湿温也,湿着关节为痛,湿阻气隧为痞闷,湿留肠胃为下利,湿蒸则里热如火,是以光。积劳阳气大伤,肠风营阴耗泄。体虚而兼六淫之邪,颇为重症。大旨以和阳明、厥阴为

黄芩 川楝皮 制半夏 广皮白 生白芍 乌梅肉 茯苓 川黄柏

湿邪骨骱发红瘰,胸聚浊痰,消浊未已,用木防己汤

防己 杏仁 生米仁 生石膏 滑石 寒水石 通草(五钱,煎汤代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眉寿堂方案选存》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眉寿堂方案选存》书籍目录
  1. 时疠湿温《眉寿堂方案选存》
  2. 时间因素《中医内科学》
  3. 时痢《医宗金鉴》
  4. 时间趋势《预防医学》
  5. 时痢《儿科萃精》
  6. 时间趋势《预防医学》
  7. 时痢《幼科心法要诀》
  8. 时间节律性规律《中医疾病预测》
  9. 时令《中医名词词典》
  10.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1. 时令《中医词典》
  12.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3. 时令《医经原旨》
  14. 时间《气功外气疗法》
  15. 时脉《医述》
  16. 时化《中医词典》
  17. 时气《景岳全书》
  18. 时行疫症《伤寒括要》
  19. 时气《中医词典》
  20. 时行疫痢《中医词典》
  21. 时气《幼幼新书》
  22. 时行疫疠《丹溪手镜》
  23. 时气《普济方·针灸》
  24. 时行瘟疫《儿科萃精》
  25. 时气(天时一)《宜麟策》
  26. 时行嗽《中医词典》
  27. 时气(天时一)《妇人规》
  28. 时行伤寒《中医词典》
  29. 时气八九日以上候《诸病源候论》
  30. 时行两感《伤寒六书》
  31. 时气败候《诸病源候论》

《眉寿堂方案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