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正虚实辩

《侣山堂类辩》书籍目录

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是凡病未有不为邪气所伤,而即为正气虚脱者也。是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皆因外感风寒,内伤五志之所致。故凡病当先却其邪,调其血气,顺其所逆,通其所稽,则阴阳和平,而正气自复。若止知补虚,而不清理其病,邪病一日不去,正气一日不复,渐积至久而成不救之虚脱矣。又常见少年子女,因感外邪,而为发热咳嗽,或为唾血,或为夜热,不行清理其邪,而致阴阳破散,血气干枯,有不数月而死者,有不周岁而死者,而曰此百日怯也,此周年怯也。悲夫!夫少壮之人,精神日盛,血气日生,若不因邪病而成虚怯,未之有也。有不因邪病而成虚怯者,奇恒之病也。(不因外感内伤,故曰奇恒。)《大奇篇》曰∶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紧急,皆隔,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从内而外,故曰发。)夫人之荣卫血气、皮肉筋骨,皆资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胃脉沉鼓涩者,胃虚而生气衰也。血气不能荣养于身,故成偏枯之证。年未满二十者,精神正盛,血气方殷,而反见此衰败之证,此因先天所秉之元气虚薄,而后天不能资培,斯成自损之病,然亦至三年之久,而不致于速死。审辩邪正虚实,临证要紧关头,名医之门多疾,若能分别救治,庶几其有瘳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侣山堂类辩》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侣山堂类辩》书籍目录
  1. 邪正虚实辩《侣山堂类辩》
  2. 邪正消长《中医词典》
  3. 邪之中人阴阳有异《类经》
  4. 邪正盛衰《中医基础理论》
  5. 邪中《黄帝内经太素》
  6. 邪正论《医法圆通》
  7. 邪中三焦歌《伤寒百证歌》
  8. 邪在胸膈《温疫论》
  9. 邪注候《诸病源候论》
  10. 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针灸甲乙经》
  11. 《中医词典》
  12. 邪在五脏之刺《类经》
  13. 胁窌《中医词典》
  14. 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针灸甲乙经》
  15. 胁疽《中医词典》
  16. 邪在半表半里曰和解《疡医大全》
  17. 胁疽《证治准绳·疡医》
  18. 邪所《中医词典》
  19. 胁疽《外科理例》
  20. 邪祟论《冯氏锦囊秘录》
  21. 胁疽《奇效简便良方》
  22. 邪祟交合《景景医话》
  23. 胁疽《回生集》
  24. 邪祟《扁鹊心书》
  25. 胁疽(外科理例 下)《古今医统大全》
  26. 邪祟《冷庐医话》
  27. 胁疽门主方《疡医大全》
  28. 邪祟《丹台玉案》
  29. 胁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30. 邪祟《古今医案按》
  31. 胁肋《经络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