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四十八、治肾消

《医旨绪余》书籍目录

本事方》云∶唐李祠部治消渴者,肾虚所致,每发则小便甜,医多不知其故,方书缺而不言。《洪范》曰∶“稼穑作甘”。以物理推之,淋饧醋酒作脯法,须臾即甜,足明人之食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肾气盛,则上蒸炎,气化成精,气下入骨髓,其次为脂膏,又其次为血肉,其余则为小便;故小便色黄,血之余气也。五脏之气咸润者,则下味也。若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化谷气,尽下为小便,故味甘,不变其色,清冷则肌肤枯稿也。犹如乳母,谷气上泄,皆为乳汁味甘。消渴病者,下泄皆为小便,皆精气不实于内,则小便频数也。又肺为五脏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则气润,若下冷极,则阳不能升,故肺干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又以板复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若无火力,则水气不能上升,此板终不得润。火力者,腰肾强盛也,常须暖补肾气,饮食得火力,则润上而易消,亦免干渴之患。故仲景云∶宜服八味肾气丸

余族兄双柏,五旬后病此,时师以滋阴降火之剂投之,小便愈多,色清而长,味益甘,则渴益甚。屡更医,率认为热,尽用苦寒,轻剂如天花粉黄连麦冬石膏知母之类,重剂如汞丹之类,不惟不效,反至遍身如癞,精神 削,脉皆细数。余后至,曰∶此东垣所云,消渴末传也。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今脉细数,而肤皆隐疹,宁免其无疽疡乎?急宜更药,毋用寒凉坏胃也。乃以肾气丸,加桂心五味子鹿角胶益智仁,服之半月。精神霈长,消渴痊除,小便不甜,肤疹俱脱,十年无恙。后以不如意事触之,渴疾复作,诸医又以滋阴剂与之,遂成肿满而毙。呜呼,痛哉!设若守加味肾气丸,未必有是肿满病也。仲景、东垣,实为祖师,千载之下,益使人崇信也。特附于斯,以告同志。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旨绪余》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旨绪余》书籍目录
  1. 治肾消《医旨绪余》
  2. 治肾气冲心二百六十一法《针灸神书》
  3. 治肾虚腰疼二百三十三法《针灸神书》
  4. 治肾囊风《奇方类编》
  5. 治肾虚腰痛方(其痛悠悠缓缓即是肾虚)《回生集》
  6. 治神《圣济总录》
  7. 治肾脏风攻注脚膝方。《普济本事方》
  8. 治娠妇下痢脓血,及咳嗽《儒门事亲》
  9. 治肾子大小偏坠方《回生集》
  10. 治身上生赘肉《是斋百一选方》
  11. 治肾子烂出《奇方类编》
  12. 治身热头痛昏重《是斋百一选方》
  13. 治生疮因入汤成毒《是斋百一选方》
  14. 治射公毒诸方《小品方》
  15. 治生下不动《达生编》
  16. 治蛇咬方《急救广生集》
  17. 治尸厥方《集验方》
  18. 治蛇咬《是斋百一选方》
  19. 治尸厥卒痛方《中藏经》
  20. 治蛇伤及一切恶虫所伤《是斋百一选方》
  21. 治尸注鬼注方《肘后备急方》
  22. 治蛇伤及蜈蚣蝎螫,诸毒虫咬方《是斋百一选方》
  23. 治尸疰鬼疰方《集验方》
  24. 治蛇伤方《儒门事亲》
  25. 治失欠灸法《圣济总录》
  26. 治蛇伤《是斋百一选方》
  27. 治失心《是斋百一选方》
  28. 治蛇疮败蛇骨刺人入口绕身诸方《肘后备急方》
  29. 治失音《是斋百一选方》
  30. 治蛇疮《儒门事亲》
  31. 治湿门《医学入门》

《医旨绪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