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诊三焦包络

《医旨绪余》书籍目录

或有难于生生子曰∶心主、包络、三焦之说,已得闻命矣,但诊法尚未详明,如子所言,动脉下行于足经者,法当诊于下部欤?诚如是,令人之惑滋甚也。且足经肾肝之动脉,皆不上行于手,又何故取法于手之尺部而诊肾肝耶?请再悉之。余曰∶嘻!如上所疑,是殆未知寸关尺上下阴阳之义也。夫脉之一字,有二义焉,十二经之动脉,乃路陌之脉,非寸关尺之谓也;寸失尺之脉,乃气血之先,人之神也,故可以候周身百骸之疾。余之所指,非即动脉为诊,乃宗《内经》、《脉经》,形于上者上诊之;形于下者下诊之,乃法象也,非为动脉之出入而言也。昔秦越人述《内经》之微旨,而取诊法于寸关尺者,又岂无所本哉?寸关尺之部位,乃手太阴经经渠、太渊穴也,实手太阴经之动脉出入之地。古人取此以验五脏之脉者,以肺受百脉之朝,又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以气口为五脏主,而脉之大要会也。按《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按此,附上,谓关也;上附上,谓寸也。寸关皆有左右手分诊,而尺独不分左右者,则两尺皆以肾为诊也明矣。《内经》论诊法部位,前后上下如此,皆法象天地,配合阴阳,诚万古不可少易者。越人阐明《内经》之旨,取寸关尺以诊一身脏腑上下之候,而王叔和宗之,皆本于此。心包络附近于君,当宗《脉经》心部诊之,乃上以候上之意也。三焦亦当如《脉经》,上中下分诊之。其肾肝之动脉,虽不上行于手,而肾肝之元神,气血之先,岂有不随胃之元气上行耶?!《玉机真脏论》曰∶“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一难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其义可见。是以医者,要明天地阴阳上下之理,以譬周身,则自然贯通,不为异论束缚。为医而不本《素》、《难》、《脉经》,而一听庸俗口耳之学,与为儒而不讲明四书五经,惟徒剽窃时义者何异。孙思邈曰∶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斯言诚有味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旨绪余》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旨绪余》书籍目录
  1. 问诊三焦包络《医旨绪余》
  2. 问诊(采集病史)《物理诊断学》
  3. 问疹四条《四圣悬枢》
  4. 问诊《中医诊断学》
  5. 问证《医学入门》
  6. 问诊《中医妇科学》
  7. 问证《轩岐救正论》
  8. 问诊《诊家正眼》
  9. 问证《医学见能》
  10. 问诊《中医儿科学》
  11. 问证见先后《医碥》
  12. 问诊《脉诀汇辨》
  13. 问证求病论《医原》
  14. 问诊《中医词典》
  15. 问证诗《医学实在易》
  16. 问诊《中医名词词典》
  17. 问证说《医学实在易》
  18. 问诊《中医伤科按摩学》
  19. 问证知标本《医学集成》
  20. 问针入几分留几呼《重楼玉钥》
  21. 问症《医理真传》
  22. 问脏腑有几《此事难知》
  23. 问症《时方妙用》
  24. 问饮食以辨寒热虚实《医学摘粹》
  25. 问症《医学三字经》
  26. 问饮食口味《中医词典》
  27. 问昼夜起居以辨阴阳气血《医学摘粹》
  28. 问饮食《医碥》
  29. 问昼夜轻重《医碥》
  30. 问因论《侣山堂类辩》
  31. 问主诉和病史《中医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