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脉一

《外科理例》书籍目录

主表症浮数之脉。应发热不发热。反恶寒疽也。

主血实积热。肿疡洪大。则疮势进脓未成。宜下。溃脓后洪大难治。若自利不可救 主热。主虚。脓未溃者宜内消。脓溃后宜托里。所谓始为热。终为虚也。

主热。仲景曰。数脉不时见。生恶疮。又曰。肺脉俱数。则生疮。诸疮脉洪数。里欲有脓结也。

肿溃后。烦满尚未全退。其脉洪滑粗散。难治。以正气虚。邪气实也。又曰。肢体沉重。肺脉大则毙。谓浮散也。

血虚。脓溃后见之。易治。

按之实大而弦。且沉且浮。而有坚实之意。瘰 结核得之。不可内消。

久病虚人。得此最忌。疮疽得此。宜急下之。以邪气与脏腑俱实故也。

浮弦不时见。为饮为痛。主寒主虚。弦洪相搏。外紧内热。欲发疮疽。

主痛疮肿。得之气血沉涩。

主气涩血虚。脓溃后得之。无妨。

诸病脉短。难治疮肿脉短。真气短也。

主亡阳。阳气衰也。疮肿脉来细而沉。时直者里虚欲变症也。

主虚。真气复者生。邪气胜者危。疮肿溃后。脉微而匀。当自瘥。

痼疾得之则善。新病得之主血气虚惫。疮肿溃后得之自痊。

疮肿溃后。其脉涩迟缓者。皆易愈。

水气得之则逆。疮肿得之邪气深。

脉虚。血虚。血虚生寒。阳气不足也。疮肿得之。宜托里和气养血也。疮肿得之。补虚排脓托里。

主气血俱虚。形精不足。大抵疮家沉迟 弱。皆宜托里。

主热蓄于里。下之则和。疮肿脉促。亦急下之。

诸病见之不祥。疮肿脉促结难治。况代脉乎。

动于阳。阳虚发厥。动于阴。阴虚发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理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理例》书籍目录
  1. 痈疽脉《外科理例》
  2. 痈疽瘰《备急千金要方》
  3. 痈疽脉法《医学入门》
  4. 痈疽论《胎产心法》
  5. 痈疽脉症《外科精要》
  6. 痈疽论《疡医大全》
  7. 痈疽门《张氏医通》
  8. 痈疽烙法歌《外科心法要诀》
  9. 痈疽门(附脑痈 肺痈 臀痈 附骨疽)《丹台玉案》
  10. 痈疽烙法歌《医宗金鉴》
  11. 痈疽门丹散主方《疡医大全》
  12. 痈疽溃疡门主方《疡医大全》
  13. 痈疽门膏药主方《疡医大全》
  14. 痈疽溃后蚀恶肉《圣济总录》
  15. 痈疽门生肌丹散膏方《疡医大全》
  16. 痈疽溃后能收功不能收功法《医门补要》
  17. 痈疽门熏药主方《疡医大全》
  18. 痈疽溃串过大难敛《医门补要》
  19. 痈疽内肉不合法《外科正宗》
  20. 痈疽灸法论《外科精要》
  21. 痈疽逆象《医门补要》
  22. 痈疽灸法歌《外科心法要诀》
  23. 痈疽逆证《中医词典》
  24.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外科选要》
  25. 痈疽逆证歌《医宗金鉴》
  26.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外科正宗》
  27. 痈疽逆证歌《外科心法要诀》
  28. 痈疽灸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9. 痈疽七恶歌《医宗金鉴》
  30. 痈疽经验杂方《外科精要》
  31. 痈疽七恶歌《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