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损脉法一百二十五

《外科理例》书籍目录

(附破伤风

经云。肝脉转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转。因血在胁下。令人呕逆。

金匮云。寸口脉浮。微而涩。当亡血。若汗出者。当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脉经云。金疮出血太多。脉虚细者生。数实大者死。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斫刺出血不止者。脉来大者。七日死。滑细者生。

从高颠仆。内有瘀血腹胀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破伤有瘀血在内。脉坚强实则生。虚小弱者死。皆为脉病不相应故也。

一妇臀。疮将愈。患破伤风。发热搐搦。脉浮数。治以当归地黄汤。不信。乃服发散败毒药。果甚。始信而服之。至数剂而痊。

脉浮数而发表。今用发表而病重。可见脉之浮数。亦有主阴虚者、必兼症参之为稳。认作阴虚。由臀痈后也。

夫破伤风症。须分表里。别虚实。不可一概治之。原病式云。破伤中风之由。因疮热甚结而荣卫不得宣通。怫热因之遍体。故多白痂。是时疮口闭塞。气难通泄。热甚则生风也。不已。则表传于里矣。但有风热微甚兼化。故殊异耳。

大法。破伤中风。风热燥甚。怫郁在表而里气尚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时或恶寒筋畅而播。脉浮数而弦者。宜辛热治风之药。开冲结滞而犹伤寒。表热怫郁。而以麻黄汤

辛热发散者同也。凡用辛热开冲风热结滞。宜以寒药佐之则良。免致药虽中病。而风热转甚也。如治伤寒发热。用麻黄桂皮、加黄芩知母石膏之类足也。若世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甚妙。若表不已。渐伤入里。里又未大。甚而脉在肌肉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或微加治风辛热亦得。犹伤寒在半表半里。以小柴胡和解之意也。若里热已甚。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惊搐惕搦。涎唾涸枯。胸腹满塞。而或便溺秘结。或时汗出。脉洪数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而表热稍罢。则腠理疏泄。而心火热甚。故汗出也。法宜除风散结寒药下之。后以退风热开郁滞之寒药调之。而热退结散。则风自愈矣。凡治此。亦宜按摩导引。及以箸斡开牙关。勿令口噤。使粥药得下也。

病机云。破伤风者。有因卒暴损伤。风袭之间。传播经络。致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张。不开。甚者邪气入脏。有因诸疮不瘥荣卫俱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邪亦能外入于疮。为破伤风之疾。有诸疮不瘥。举世皆言着灸为上。是为熟疮。而不知火热客毒。逐经传变。不可胜数。微则发热。甚则生风而搐。或角弓反张。口噤目斜。亦有破伤不灸。而病此者。因疮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通泄。故阳热易为郁结。热甚则生风也。徐用诚云。此论所因有四.一者因疮口入风。似属外因。一者因灸逐热。似属不内外因。一者因疮口闭塞。内热生风似属内因也。又云。破伤风症。古方药论甚少。岂非以此疾与中风同论。故不另立条目也。唯河间论。与伤寒表里中三法同治。用药甚详。其言病因。有因外伤于风。有因灸及内热所作者。然与中风相似也。但中风之人。尚可淹涎岁月。而破伤风者。犯之多致不救。盖中风有在经、在脏、在腑之异。独入脏者最难治。破伤风或始而出血过多。或疮早闭合。瘀血停滞。俱是血受病。属阴五脏之所主。故此风所伤。始虽在表。随则必传入里脏。故多死也。此病或疮口袒露。不避风寒。而有所伤。或疮口闭合。密被风邪而及。病已十分安全而忽有此。大抵皆由内气虚而有郁热者得之。若内气不虚而无郁热者。虽伤而无所害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理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理例》书籍目录
  1. 伤损脉法《外科理例》
  2. 伤损昏愦《中医词典》
  3. 伤损脉法《立斋外科发挥》
  4. 伤损喘逆《症因脉治》
  5. 伤损门《回生集》
  6. 伤损喘逆《中医词典》
  7. 伤损内证《正骨心法要旨》
  8. 伤损出血《医宗金鉴》
  9. 伤损内证《医宗金鉴》
  10. 伤损出血《正骨心法要旨》
  11. 伤损腰痛《中医词典》
  12. 伤水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13. 伤损止痛生肌《圣济总录》
  14. 伤水疮《外科启玄》
  15. 伤胎《明医指掌》
  16. 伤暑证治《幼幼集成》
  17. 伤胎《盘珠集胎产症治》
  18. 伤暑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9. 伤胎腹满(妊娠)《金匮悬解》
  20. 伤暑有二《此事难知》
  21. 伤胎结血心腹痛《奇效简便良方》
  22. 伤暑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3. 伤丸《外科传薪集》
  24. 伤暑头痛《中医词典》
  25. 伤胃《中医词典》
  26.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六因条辨》
  27. 伤胃吐血《中医词典》
  28. 伤暑门《幼科切要》
  29. 伤胃吐血《金匮翼》
  30. 伤暑脉证论《叶选医衡》
  31. 伤胃吐血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