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论第七十三
夫疥者,微芒之疾也。发之令人搔手不闲,但不知其何以生者?疥曰∶吾不根而生,无母而成,乃禀阴阳气育,湿热化形,常列于王侯掌上,何妨士庶之身,可使文人怕笔,绣女停针,毋分贵贱,一例施行。医问曰∶不生于身,独攻于手者又何也?疥曰∶手掌乃太阴湿土所主,手心又少阳相火所司,土能生我,火能化我,此生皆赖湿土阳火所化,故生者必自出于手掌。医曰∶然哉!但其形知动而不知静,能进而不能退,自非清气所化也;又脾主消纳,胃主传化,人之饮食未有不从浓味者,浓味之中,湿热并化,致生此疮。又清气随脉循行,浊气留滞不散,停留肌肤,积日不解,随后生热发痒,故痒热之中,湿火混化为虫,形随湿化,动随火化,此无情而之有情也。既化之后,潜隐皮肤,展转攻行,发痒钻刺,化化生生,传遍肢体,近则变为疥癣,久则变成顽风,多致皮肤枯槁,浸淫血脉,搔痒无度,得汤方解。外以绣球丸搽擦,堪为止痒杀虫;内服消风散,亦可散风凉血。必得兼戒口味,辛热莫啜,忌洗热汤,其烦自脱。此为小恙,不当陈说,闲中之言,随笔而曰。
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疮疥,搔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脱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各一钱) 甘草 木通(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当归饮子
治血燥皮肤作痒,及风热疮疥瘙痒,或作疼痛。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防风 白蒺藜 荆芥 何首乌(各一钱) 黄 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绣球丸
治一切干湿疥疮及脓窠烂疮,瘙痒无度者效。
獐冰 轻粉 川椒 枯矾 水银 雄黄(各二钱) 枫子肉(一百枚,另碾)
以上共为细末,同大枫子肉再碾和匀;加地沥青一两化开,和药搅匀,作丸圆眼大,于疮上擦之。
诸疮一扫光
水银风子獐冰等 砒苦参烟胶共参
此药凡治痒疮,不论新久及身上下,或干或湿,异类殊形,但多痒少痛者,并宜用之,俱各有效。
苦参 黄柏(各一斤) 烟胶(一升) 木鳖肉 蛇床子 点红椒明矾 枯矾 硫黄 风子肉 獐冰 水银 轻粉(各二两) 白砒(五钱)
共为细末,熟猪油二斤四两,化开入药搅匀,作丸龙眼大,瓷瓶收贮。用时搽擦患上,二次即愈。
洗痒疮方
洗痒疮方只二般 苦参猪胆共相攒
河水煎汤频浴洗 管教诸痒即当安
苦参半斤切片,用河水三、四瓢煎药数滚,掺水二瓢,住火片时,滤去渣。临洗和公猪胆汁四、五枚搅匀淋洗痒上,三日一洗,三次亦可痊愈矣。

- 疥疮论《外科正宗》
- 疥疮结毒成《医门补要》
- 疥疮门《医方考》
- 疥疮(外科理例 下)《古今医统大全》
- 疥疮门主方《疡医大全》
- 疥疮(天泡疮)《医学心悟》
- 疥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 疥疮《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疥疮秘方《华佗神方》
- 疥疮《中医外科学》
- 疥疮涂药总考《医方考》
- 疥疮《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疥风痒方七首《外台秘要》
- 疥疮《外科启玄》
- 疥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疥疮《奇效简便良方》
- 疥候《诸病源候论》
- 疥疮《奇效简便良方》
- 疥候《诸病源候论》
- 疥疮《外科证治全书》
- 疥螨《人体寄生虫学》
- 疥疮《明医指掌》
- 疥拍腹《千金翼方》
- 疥疮《外科心法要诀》
- 疥拍腹《证类本草》
- 疥疮《古今医案按》
- 疥癣《千金翼方》
- 疥疮《万病回春》
- 疥癣《备急千金要方》
- 疥疮《古今医鉴》
- 疥癣《医学纲目》
《外科正宗》
- 自序
- 卷之一痈疽门
- 痈疽原委论第一
- 痈疽治法总论第二
- 痈疽阳症歌第三
- 痈疽阴症歌第四
- 痈疽半阴半阳症歌第五
- 痈疽五善歌第六
- 痈疽七恶歌第七
- 治病则例歌第八
-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第九
- 论病生死法第十
- 察形色顺逆第十一
-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论第十二
- 调理须知第十三
- 杂忌须知第十四
- 痈疽图形第十五
- 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 流注论第二十五
- 乳痈论第二十六(附∶乳岩)
- 附骨疽第二十七
- 肠痈论第二十八
- 脏毒论第二十九
- 痔疮论第三十
- 下疳论第三十一
- 鱼口便毒论第三十二
- 囊痈论第三十三
- 悬痈论第三十四
- 臀痈论第三十五
- 杨梅疮论第三十六
- 结毒论第三十七
- 多骨疽论第三十八
- 卷之四杂疮毒门
- 阴疮论第三十九
- 伤寒发颐第四十
- 痼发第四十一
- 瘭疽第四十二
- 小腹痈第四十三
- 鹳口疽第四十四
- 龙泉疽虎须毒第四十五
- 石榴疽第四十六
- 穿踝疽第四十七
- 大麻风第四十八
- 翻花疮第四十九
- 腋痈第五十
- 胁痈第五十一
- 鼻痔第五十二
- 骨槽风第五十三
- 骨槽风第五十三
- 紫白癜风第五十四
- 齿病第五十五
- 脑漏第五十六
- 破伤风第五十七
- 跌扑第五十八
- 金疮第五十九
- 杖疮第六十
- 汤泼火烧第六十一
- 甲疽第六十二
- 茧唇第六十三
- 痞癖第六十四
- 天蛇毒第六十五
- 兴痛第六十六
- 合谷毒第六十七
- 鼻出血第六十八
- 牙缝出血第六十九
- 血箭血痣第七十
- 鹅掌风第七十一
- 肾囊风第七十二
- 疥疮论第七十三
- 疮论第七十四
- 血风疮第七十五
- 顽癣第七十六
- 脓窠疮第七十七
- 冻风第七十八
- 火丹第七十九
- 天泡第八十
- 肺风粉刺酒鼻第八十一
- 雀斑第八十二
- 油风第八十三
- 白屑风第八十四
- 耳病第八十五
- 漆疮第八十六
- 竹木刺第八十七
- 痤痱疮第八十八
- KT第八十九
- 痰包第九十
- 癞风第九十一
- 湿肿第九十二
- 咬伤第九十三
- 疯犬伤第九十四
- 女人面生黧黑斑第九十五
- 钮扣风第九十六
- 枯筋箭第九十七
- 妇人脚丫作痒第九十八
- 手足破裂第九十九
- 眼丹第一百
- 黑子第一百一
- 眼胞菌毒第一百二
- 体气第一百三
- 白秃疮第一百四
- 奶癣第一百五
- 拱兴第一百六
- 小儿遗毒烂斑第一百七
- 蝼蛄串第一百八
- 小儿痘风疮第一百九
- 小儿赤游丹第一百十
- 走马疳第一百十一
- 重舌第一百十二
- 胎瘤第一百十三
- 鹅口疮第一百十四
- 痘痈第一百十五
- 痘疔第一百十六
- 黄水疮第一百十七
- 大人口破第一百十八
- 臭田螺第一百十九
- 牛程蹇第一百二十
- 僵螂蛀第一百二十一
- 田螺泡第一百二十二
- 皴痛第一百二十三
- 阴虱第一百二十四
- 葡萄疫第一百二十五
- 百虫入耳第一百二十六
- 恶虫叮咬第一百二十七
- 人面疮第一百二十八
- 误吞针铁骨哽咽喉第一百二十九
- 中砒毒第一百三十
- 落下颏拿法第一百三十一
- 救自刎断喉法第一百三十二
- 阴毒第一百三十三
- 失荣症第一百三十四
- 试知百病死生法第一百三十五
- 仙方活命饮今古不同论第一百三十七
- 拾遗症第一百三十八
- 唇风第一百三十九
- 绷缚背疮第一百四十
- 痈疽内肉不合法第一百四十一
- 炼玄明粉法第一百四十二
- 炼金顶砒法第一百四十四
- 炼消石法第一百四十五
- 取蟾酥法第一百四十六
- 制附子法第一百四十七
- 升白灵药法第一百四十八
- 制寒食面法第一百四十九
- 制炒诸药第一百五十三
- 开割披针喉针形第一百五十六
- 补遗方一百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