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七月
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劳身摇肢,无使定止,动作屈伸以运血气。居处必燥,饮食避寒,常食稻粳以密腠理,是谓养骨而坚齿。
妊娠七月,手太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手太阴内属于肺,主皮毛。七月之时,儿皮毛已成。无大言,无号哭,无薄衣,无洗浴,无寒饮。
妊娠七月,忽惊恐摇动,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脉。若伤寒烦热,腹满短气,常苦颈项及腰背强,葱白汤主之。
葱白汤 葱白(十四茎,长三四寸) 麦门冬(一升,汤浸去心,焙) 生姜(八两,洗,擦去皮,切片) 甘草(炙,锉) 当归(洗,去芦须,切片子,焙) 黄 (捶褊,蜜涂,炙。各三两) 人参(一两半,去芦,切片) 阿胶(四两,锉碎) 黄芩(一两,尖如锥者) 旋复花(一合,去枝梗) 半夏(一升,汤泡,洗七次,用生姜制一宿,焙干)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八升煮,减半,纳清酒三升及胶,煎取四升,服一升,日三夜一。温卧当汗出,若不出者,加麻黄去节二两煮,服如前法,若秋后勿强渍汗。一方以黄雌鸡一只,割咽取血,纳酒中,煮鸡取汁,以煎药。
若曾伤七月胎者,当预服杏仁汤。
杏仁汤 杏仁(汤浸,去皮尖) 甘草(炙,各二两) 麦门冬(汤浸,去心,焙) 吴茱萸(拣净,汤洗三、二次,焙。各一升) 钟乳(使炼成者粉尤胜生钟乳) 干姜(炮烈。各二两) 粳米(五合) 紫菀(一两,使茸) 五味子(三合,去梗)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中间进食,七日服一剂。一方用白鸡一只,煮汁煎药。

- 妊娠七月《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妊娠皮疹《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妊娠期《中医词典》
- 妊娠呕吐属于寒《女科经纶》
- 妊娠期的内分泌特点《临床生物化学》
- 妊娠呕吐属怒气伤肝《女科经纶》
- 妊娠期的危险因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妊娠呕吐属肝挟冲脉之火冲上《女科经纶》
- 妊娠期黄体功能《临床生物化学》
- 妊娠呕吐秘方《华佗神方》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普通外科学》
- 妊娠呕吐及恶食方九首《外台秘要》
- 妊娠期母体变化《妇产科学》
- 妊娠呕吐恶阻勿作寒治《女科经纶》
- 妊娠期母体生物化学特征《临床生物化学》
- 妊娠呕吐恶阻属少阳之火上冲胃口《女科经纶》
- 妊娠期外科手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妊娠呕吐《中医词典》
- 妊娠期血浆蛋白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临床生物化学》
- 妊娠呕逆不下食《圣济总录》
- 妊娠期牙龈炎《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妊娠衄血《竹林女科证治》
- 妊娠期营养需要的特点《临床生物化学》
- 妊娠衄血《中医词典》
- 妊娠期用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妊娠疟疾用药以安胎为主《女科经纶》
- 妊娠脐下冷痛《中医词典》
- 妊娠疟疾寒热属气血虚损所致《女科经纶》
- 妊娠前的危险因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妊娠疟疾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妊娠热病《产鉴》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作者:朱端章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重雕宋本《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叙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二十一论并增入十八论
- 第一论曰∶热疾,胎死腹中者,何。
- 第二论曰∶胎衣不下者,何。
- 第三论曰∶难产者,何。
- 第四论曰∶产后血运者,何。
- 第五论曰∶产后口干、痞闷者,何。
- 第六论曰∶产后乍寒乍热者,何。
- 第七论曰∶产后四肢虚肿者,何。
- 第八论曰∶产后乍见鬼神者,何。
- 第九论曰∶产后月内不语者,何。
- 第十论曰∶产后腹痛,又泻痢者,何。
- 第十一论曰∶产后遍身疼痛者,何。
- 第十二论曰∶产后大便秘涩者,何。
- 第十三论曰∶产后血崩者,何。
- 第十四论云∶产后腹胀闷满,呕吐不定者,何。
- 第十五论曰∶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者,何。
- 第十六论曰∶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
- 第十七论曰∶产后中风者,何。
- 第十八论曰∶产后心痛者,何。
- 第十九论曰∶产后热闷气上,转为香港脚者,何。
- 第二十论曰∶产后汗出多而变痉风者,何。
- 第二十一论曰∶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者,何。
- 论临月将息
- 论新生小儿
- 累用经效方
- 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