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生小儿
凡新生小儿,急以绵裹指头,拭儿口中恶物,不尔流入腹中后生诸疾。断脐可长三寸,脐中若有虫,急拨去,恐入腹内。绷了取生甘草寸余,捶碎,水一合煎浓汁,以绵包子,点儿口中,当吐出恶汁尽半合,无妨。
又取细研朱砂末一字许,以熟蜜调,置儿口中,令呕之,去惊邪。三日,汤煎虎头骨少许,猪胆汁少许,和汤浴儿,少惊无疮,令无恶疾。每日频就无风明处,看儿上 ,若有一点白泡如竹膜起处,速以指甲刮破,更生更去之。除灸脐带外,则勿加火艾,恐成惊痫。若有冷热,夜啼,脐疮不干,变蒸诸疾,自别有方治之。今录庐江刘宝助教经效小儿名方四道。
注唇膏
治初生孩儿众疾,疗胎风病。
朱砂(研细) 坯子胭脂(各一钱) 白僵蚕(七个,炒,去丝嘴) 中黄(半钱,研) 蝎梢(半个)
上白僵蚕、蝎梢用薄荷汁一合重,汤煮汁尽为度,焙干为细末,研,入坯子,朱砂等生蜜和为膏。逐日与孩儿注唇,令自呕,HT ,取效。
治小儿夏月滑泻,冷痢不已,腹痛,瘦,瘁食下即逆。
肉豆蔻(一个,用糊饼面一块如杏大裹豆蔻,灰火中煨,不住搅转,候色赤,透热取出,锉,焙干)
上为细末,每服半大钱。七八岁至十岁者一钱,用温米饮调下,日三服,一两日间愈。
蝎梢散
治小儿胎风及百 孩儿脐风摄口,无能救疗者。先用生脑子一字,填入脐心上,用艾炷灸一、七壮,如不觉,灸二、七壮,再添脑子,大妙,候定服蝎梢散蝎梢(四十九个,用薄荷叶逐个卷,以丝扎定,于砂铫中滚转炒,令薄荷干苏为度) 白僵蚕(四十九个,生姜汁浸,炒干,去嘴)
上二味为末,入生脑子抄半钱,麝香少许研匀,用紫色雄鸡肝煎汤调下末半钱许,并三两服,愈。
治小儿诸般 喘疾。

- 论新生小儿《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论新产三病《济阴纲目》
- 论修养寄子由《苏沈良方》
-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华佗神方》
- 论修针《针灸易学》
-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中藏经》
- 论须疗缓急《外台秘要》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济阴纲目》
- 论须慎不须慎《外台秘要》
- 论心肺远血肾肝近血《质疑录》
- 论须针决《外科理例》
- 论心病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虚实《疡医大全》
- 论泻要诀《重楼玉钥》
- 论虚实补泻《普济方·针灸》
- 论泻南补北不可以治痿取阳明《质疑录》
- 论虚实大要《华佗神方》
- 论泻痢证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论虚实二症歌《针灸大成》
- 论泻痢粪尿色《景岳全书》
- 论虚损传变《虚损启微》
- 论泻(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论虚损劳瘵《虚损启微》
- 论泄泻《原要论》
- 论虚邪治法《景岳全书》
- 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普济方·针灸》
- 论虚症补气不补血《冯氏锦囊秘录》
- 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外台秘要》
- 论徐岳生将成痿痹之证《寓意草》
- 论哮(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 论悬痈《外科枢要》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作者:朱端章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重雕宋本《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叙
- 卷第二
- 卷第三
- 卷第四
- 二十一论并增入十八论
- 第一论曰∶热疾,胎死腹中者,何。
- 第二论曰∶胎衣不下者,何。
- 第三论曰∶难产者,何。
- 第四论曰∶产后血运者,何。
- 第五论曰∶产后口干、痞闷者,何。
- 第六论曰∶产后乍寒乍热者,何。
- 第七论曰∶产后四肢虚肿者,何。
- 第八论曰∶产后乍见鬼神者,何。
- 第九论曰∶产后月内不语者,何。
- 第十论曰∶产后腹痛,又泻痢者,何。
- 第十一论曰∶产后遍身疼痛者,何。
- 第十二论曰∶产后大便秘涩者,何。
- 第十三论曰∶产后血崩者,何。
- 第十四论云∶产后腹胀闷满,呕吐不定者,何。
- 第十五论曰∶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者,何。
- 第十六论曰∶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
- 第十七论曰∶产后中风者,何。
- 第十八论曰∶产后心痛者,何。
- 第十九论曰∶产后热闷气上,转为香港脚者,何。
- 第二十论曰∶产后汗出多而变痉风者,何。
- 第二十一论曰∶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者,何。
- 论临月将息
- 论新生小儿
- 累用经效方
- 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