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药川源论

《养生秘旨》书籍目录

元精生于肾,仙家借肾府为发生之地,不是用肾,乃向肾中作用。此肾为产药川源也。人或不知,即谓两肾中间别有一穴,真阳伏藏于内,修丹但用真火,逼出这点真阳以为用耳。岂知身中所有,皆后天渣滓之物,仙家不用。若果有元气伏于一穴之内,亦是渣滓矣。故经曰∶水者,大丹之根源也。天一生水,其位在北,其卦为坎,乃吾身药物所产之处也。夫元精生于肾,使非静翕则不能生,故作丹必心气下交于肾,肾含受而翕聚之,然后能成变化而生元精也。心气下交,只是凝神入气穴耳。凝者非凝聚也,夫神至灵至妙,潜天潜地,如何凝聚得?但息念而返神,神返于心而不外驰,则气亦返于身,渐渐沉入于气穴矣。气果有穴乎?葆真子曰∶人之元阳真气,散于四肢百骸之间,为视听言动之用,岂有区区藏伏一穴之理?若指一处而注想之,终必成疾,修丹者不可泥于凝神入气穴之言也。此金丹大道,唯借肾为发生之地,以其为气之会、故曰气海;以其深而在下,故曰气穴;以其为金华所生,故曰华也。作丹只要气沉到此处,非用魂注想之谓也。元太虚曰∶凝神入气穴之法无他,只是收视返听、回光内照而已。夫回光内照,非执着所在而用意观照之也,不过静虚以返神于内。其实观无所观,照无所照,而亦未尝不观照也。下手之功何如?诀曰∶专处致柔,在乎忘情识。忘情识之捷,在乎心息相根据。心息相根据。则情识不期忘而自忘矣。是息也,出入有声谓之纵,出入不尽谓之滞,往来频促谓之喘,不纵不滞不喘,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庶乎心息相根据自然矣。然舍“调”之一字,其奚以?或上机之士,但觉念起,即用调息,略照一照,无念即止,不可太着意也。如以意照之,则累照者多矣,又须加一忘字。盖忘与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当忘之时,其心湛然,未尝不照;当照之时,纤尘不染,未尝不忘,其忘乃真照也。或有随照而昏散者,因平日千思万虑,纷扰之甚,宅无一主,一旦骤然收拾,把持不定,故随照随乱也。治之如何?才觉妄动,即融妄归真,归之岂外于忘照这些工夫耶?此正动静之机,神一出即收回之说尽矣。使照之而不胜,不可强制,且去应事以遣之,亦不可随乱而流,俟其平和,即忘之照之也。夫修炼至此,又岂有他术哉?

只是采取先天之气,以为金丹之丹也。张紫阳曰∶采者,采真铅于肾府;取者,取真汞于心田。钟离师曰∶肾中藏伏父母之真气,所谓铅也。铅中有真一之水,曰铅中银。肾气传肝气,肝气传心气,心气自涵而为液,所谓砂也。液中有正阳之气,曰砂里汞。传行之时,以法制之,使肾气不走失,气中采取真一之水,心液不耗散,液中采取正阳之气。盖不采而采,采而不采,不取而取,取而不取。陈虚白所谓身心不动为采药也。至如火候、药物,真火本无候,大药不计斤。白玉蟾师曰∶心者,神也,神即火也,气即药也,以火炼药而成丹,即是以神驭气而成道也。夫修炼而至于成道,则神气浑融,婴儿显象。婴儿者,即我一灵真性,纯阳不杂耳。白玉蟾师又曰∶人但心中无心,念中无念,纯精纯气谓之纯阳。仙家只是教人养神,因人迷溺嗜欲,不能一刀两段,故设为长生之说以诱之。人贪长生乃肯去做,一心修炼养气,其实借炼精炼气以系此心,养得元神灵妙,非是元神之外,精气别结一个婴儿也。然必静虚之极,无我之至,始得脱胎神化。李清庵曰∶身外有身,未为奇特,虚空粉碎,方是全真。旨哉!旨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养生秘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养生秘旨》书籍目录
  1. 产药川源论《养生秘旨》
  2. 产药《中医词典》
  3. 产要《景岳全书》
  4. 产血《血证论》
  5. 产要《幼幼集成》
  6. 产香港脚《医学纲目》
  7. 产已死而子不出候《诸病源候论》
  8. 产下肉线《竹林女科证治》
  9. 产育《寿世保元》
  10. 产下肉线《中医词典》
  11. 产育《古今医鉴》
  12. 产颓《中医词典》
  13. 产育《万病回春》
  14. 产死妇人冢上草《证类本草》
  15. 产育《中医妇科学》
  16. 产室《妇科心法要诀》
  17. 产育类论列总方《景岳全书》
  18. 产室《竹林女科证治》
  19. 产育三难《中医词典》
  20. 产室《医宗金鉴》
  21. 产枕痛《中医词典》
  22. 产室《中医词典》
  23. 产注候《诸病源候论》
  24. 产时卫生《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25. 产子《中医词典》
  26. 产生荚膜梭菌《医学微生物学》
  27. 产子但后孔候《诸病源候论》
  28. 产生激光的条件和过程《临床激光治疗学》
  29. 产子痢《中医词典》
  30. 产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1. 产子气绝不啼救法《胎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