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剂
防风(七分) 枯芩(一钱) 薄荷(五分) 羌活(五分) 升麻(五分) 天花粉(一钱) 桔梗(一钱) 半夏(五分) 川芎(五分) 荆芥(五分) 甘草(三分)
水煎服。
石膏(一两)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元参(五钱) 花粉(三钱)
水煎服。
雄黄(一钱五分) 牛黄(三分) 白矾(二分) 朴硝(一钱五分) 僵蚕(三分) 硼砂(三分)老竺黄(一钱五分) 珍珠(五分) 麝香(三分) 牙皂角(二分) 乳香(二分) 血竭(一分)
共为细末,吹喉立效。
老竺黄(五分) 白矾(三分) 硼砂(一钱) 麝香(五厘) 牙皂角(一分) 冰片(五厘)
共为细末,吹喉一二次立效。
玉锁匙
珍珠(二分) 朴硝(三分) 儿茶(二分) 冰片(五厘) 僵蚕(三分) 牙皂角(三分)
共为细末,吹喉三四次,立效。
铁锁匙
牙皂角一条,入精巴豆仁二三粒,黄泥封固, 存性,入麝香少许为末,薄荷汤送下。治噤喉风有效。
治咽喉口齿,新旧肿痛,痰火声哑等症。
冰片(五分) 硼砂(五分) 朱砂(五分) 玄明粉(五分) 甘草粉(五分)
共研细末,吹搽患处,甚者五六次效。
巴豆三生四熟散 治木舌神效。
郁金(三钱,醋制) 草乌(三钱,姜制) 巴豆(七粒,烧过三生四熟) 明雄黄(一钱)
四味共为末,点舌筋头,不可多用,切勿吞下。
巴豆捣碎,用粗纸捶去油,塞鼻孔内,男左女右,即效。(炳章按∶须用薄绵裹,塞鼻,否则起 发炎肿。)
各等分,水煎服。
蟾酥(二钱) 轻粉(五分) 枯矾(一钱) 寒水石(一钱) 铜青(一钱)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 胆矾(一钱) 麝香(一钱) 明雄黄(二钱) 朱砂(二钱) 血竭(一钱) 蜗牛(二十只)
各药研为细末,于五月五日午时,在净室,先将蜗牛研烂,和蟾酥再研,稠粘方入各药末。共捣极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五寸,患者自嚼烂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包药丸于葱内。用无灰酒一钟送下,被盖取汗。如人行五六里之久,立效。甚者,再一服。修合时,忌见妇人、鸡、犬等物。
方见卷上。
消风活血解毒汤
方见卷上。
连翘(一钱) 桔梗(一钱) 枯芩(二钱) 防风(八分) 干葛(二钱) 甘草(三分) 白芷(五分) 枳壳(五分) 半夏(五分) 升麻(三分)
水煎服。
大防风散
防风 本 赤芍 薄荷 连翘 僵蚕 全蝎 枯芩 甘草 蝉蜕 羌活
各等分,加生姜一片,水煎服。
金薄丸
防风(五钱) 天麻(五钱) 薄荷(五钱) 甘草(五钱) 荆芥(五钱) 南星(五钱) 白附子(五钱) 硼砂(五钱) 茯苓(五钱) 全蝎(五钱) 稻禾(五钱) 冰片(五厘) 麝香(五厘)
共为细末,用枥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嚼碎茶送下。
西硼砂( 四分,生二分) 寒水石(一钱五分) 冰片(一分) 明雄黄(四钱) 牛黄(五分)麝香(五分) 地蜱(七只炒焦黄色,存性)
共研细末,米糊为丸,收贮封固听用。每用一分,重则用二分,吹喉立效。
各等分,加入冰片少许,共为细末,和熟青鱼胆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
外锁风方
狗点米根并叶(即佛耳草)和盐糟 捣烂,煨热,敷患处,连贴三服,实时消散。
锁喉风方
防风(一钱) 桔梗(一钱) 连翘(一钱) 苦参(一钱) 牛蒡(一钱) 黄连(五分) 元参(一钱) 柴胡(五分) 荆芥(七分) 山栀(一钱) 黄芩(一钱) 归尾(五分) 升麻(五分)酒军(七分)
水煎服。
清热如圣散
治口舌烂,或舌下肿大有核,破出黄痰,既愈而复发者。
花粉(六分) 山栀(六分) 薄荷(五分) 荆芥(五分) 黄连(八分) 甘草(五分) 连翘(一钱) 牛蒡(八分) 桔梗(一钱) 柴胡(五分) 黄芩(八分) 灯心(十节)
水一碗半,煎七分服,服后忌鱼腥浓味。
无花散
花粉(一钱) 薄荷(一钱) 干葛(一钱) 防风(一钱) 僵蚕(一钱) 朱砂(一钱) 老竺黄(一钱)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郁金(一钱) 硼砂(一钱) 冰片(一分) 麝香(五厘)
共为细末,薄荷灯心汤调服,含之亦妙。
喉风齿痛方 有风痰可用,屡试屡验,不可吞,取涎吐出。
银朱(一钱) 冰片(一分) 生硼砂(六分) 苦参(二钱) 僵蚕(五分)
共为细末,吹入患处,并服吊药,疾涎出即愈。
七宝吹喉散
僵蚕(十条) 牙皂角(一条) 全蝎(十只) 明雄黄(一钱) 硼砂(一钱) 胆矾(二分)明矾(一钱)
共研细末,吹喉。
绿袍散方
各等分煎服。
黄连(一钱) 川黄柏(一钱) 生硼砂(一钱) 寒水石(一钱,生用) 北细辛(五分) 青黛(五分) 胆矾(五分,生用) 人中白(五分, ) 生栀子(五分) 五倍子(五分,炒)
共为末,收贮听用。遇口热,吹入含化,吞下无妨。如十分热,含有涎出,再含。

- 方剂《喉科秘诀》
- 方剂《中医词典》
- 方剂《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方技中医术为要《友渔斋医话》
- 方剂古今论《医学源流论》
- 方技《中医词典》
- 方剂配伍《中医名词词典》
- 方广《中医词典》
- 方剂配伍《中医词典》
- 方骨《中医词典》
- 方剂撷英《虚损病类钩沉》
- 方谷《中医词典》
- 方剂学《中国医学通史》
- 方古庵论《温热暑疫全书》
- 方剂学《中国医学通史》
- 方古庵·附余暑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方剂学的成就《中国医学通史》
- 方法总论《伤科汇纂》
- 方剂学的成就《中国医学通史》
- 方法总论《医宗金鉴》
- 方剂学的成就《中国医学通史》
- 方法总论《正骨心法要旨》
- 方剂学的成就《中国医学通史》
- 方法余论《医学读书记》
- 方解石《千金翼方》
- 方法学性能标准及其制定《临床生物化学》
- 方解石《本草经集注》
- 方法学评价《临床基础检验学》
- 方解石《新修本草》
- 方法选择的要求《临床生物化学》
- 方解石《证类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