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濡(阴)

《濒湖脉学》书籍目录

(濡即耎字)

濡脉,极软而浮细,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脉经》),如水上浮沤。帛浮水中,重手按之,随手而及之象。《脉诀》言:按之似有举还无,是微脉,非濡也。

『体状诗』濡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病后产中犹有药,平人若见是无根。

『相类诗』浮而柔细知为濡,沉细诸柔作弱持。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于微。浮细如绵曰濡,沉细如绵曰弱,浮而极细如绝曰微,沉而极细不断曰细。

『主病诗』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侵脾。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尺伤精血虚寒甚,温补真阴可起。濡主血虚之病,又为伤湿。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濒湖脉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濒湖脉学》书籍目录
  1. 濡(阴)《濒湖脉学》
  2. 《三指禅》
  3. 濡化《中医词典》
  4. 《痰火点雪》
  5. 濡脉《中医名词词典》
  6. 儒医《轩岐救正论》
  7. 濡脉《中医词典》
  8. 茹膏《备急千金要方》
  9. 濡脉《脉理求真》
  10. 茹淡论《格致余论》
  11. 濡脉(阴中之阳)《诊家正眼》
  12. 《本草图经》
  13. 濡脉(阴中之阴)《脉诀汇辨》
  14. 《本草撮要》
  15. 濡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16. 《本草分经》
  17. 濡弱《四圣心源》
  18. 《名医别录》
  19. 濡弱二脉辨《读医随笔》
  20. 《本草便读》
  21. 濡弱芤伏牢革诸脉歌《医宗金鉴》
  22. 《得配本草》
  23. 濡弱微细四种相类《轩岐救正论》
  24. 《本草从新》
  25. 濡细二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6. 《本经逢原》
  27. 濡泄《中医词典》
  28. 《冯氏锦囊秘录》
  29. 濡泄《卫生宝鉴》
  30. 《本草蒙筌》
  31. 濡泻《圣济总录》

《濒湖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