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类

《骨科学》书籍目录

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明确骨折的部位和性质,利用临床上正确、完善地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各种骨折的分类和名称(如图3-3)。

骨折类型

图3-3 骨折类型

(一)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

1.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如图3-4)。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

开放骨折

图3-4 开放骨折

1 耻骨骨折伴有后尿道破裂 2 尾骨骨可引起直肠破裂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

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发生在骨干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星状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裂纹骨折 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青枝骨折 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

9.骨骺分离 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四)依据解剖部位来分类

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五)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

1.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

(七)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  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

2.陈旧性骨折  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骨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骨科学》书籍目录
  1. 分类《骨科学》
  2. 分类《普通外科学》
  3. 分类《妇产科学》
  4. 分类《普通外科学》
  5. 分类《眼科学》
  6. 分类《外科学总论》
  7. 分类及生理功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 分类《外科学总论》
  9. 分类释义《中医外科学》
  10. 分类《预防医学》
  11. 分类用药歌《医学集成》
  12. 分类《药理学》
  13. 分离基因进行结构分析《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4. 分类《中医伤科按摩学》
  15. 分离性身份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6. 分类《急诊医学》
  17. 分离性神游《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8. 分经养胎《妇科心法要诀》
  19. 分离性遗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0. 分经养胎《医宗金鉴》
  21. 分离性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2. 分经随病制方《脾胃论》
  23. 分理《中医名词词典》
  24. 分经络《证治准绳·疡医》
  25. 分理《中医词典》
  26. 分经《证治准绳·幼科》
  27. 分两升合《医述》
  28. 分筋《中医词典》
  29. 分米波疗法《理疗学》
  30. 分合偶比类说《脉诀刊误》
  31. 分泌物辨病《百病自测》

《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