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候
左颊者肝之部,应左手关位风木之分。额为心之部,应左手寸口君火之分。鼻为脾之部,应右手关位湿土之分。右颊为肺之部,应右手寸口燥金之分。颐为肾之部,应左手尺部寒水之分。向有初气二气之说,颇不应,详见余别着脉覆中。
小儿五岁以下,未可诊寸关尺,惟看男左女右虎口。食指一节寅位为风关,脉见易治。第二节卯位为气关,脉见为病深。第三节辰位为命关,脉见为病危。
色紫为热,色红伤寒,色青惊风,色白疳疾,惟黄色隐隐,为常候也。色黑者多危。
脉纹入掌为内钓。纹弯里为风寒。弯外为食积。病重时纹势弯入,犹可挽回,弯外者,万不救一。
五岁以上,以一指取寸关尺三部,六至为和平,七八至为热,四五至为寒。浮弦为风痫,沉缓为伤食,促为惊,细为冷,单细为疳劳,洪为虫积,浮而迟,潮热者为胃寒。
半岁以下,于眉端发际之间,以名中食三指候之,儿头在左,举右手候,儿头在右。
举左手候,食指近发为上,名指近眉为下,中指为中。三指俱热,外感于风,鼻寒咳嗽。三指俱冷,外感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中二指热,主夹惊。食指热,主食滞。

- 脉候《慈幼新书》
- 脉候《证治准绳·幼科》
- 脉候(妇科心镜 上)《古今医统大全》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候(伤寒门 上)《古今医统大全》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候部位《灵素节注类编》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候篇《古今医统大全》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会《中医词典》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极《圣济总录》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极《中医词典》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极《备急千金要方》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极论一首《外台秘要》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兼望闻问同察《脉理求真》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见有力无力难凭《脉理求真》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见有子《医宗金鉴》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见有子《妇科心法要诀》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解《素问悬解》
- 脉候《古今医统大全》
- 脉解《素问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