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
甘淡性平,入肺、膀而兼入心脾;渗湿利窍,益脾宁心。赤茯苓∶入心、小肠经,渗利湿热。益脾气白胜,利湿热赤胜。茯苓皮∶专走皮肤,行水气,治肤肿效。赤、白主治与茯苓略同,而入心之用多。治惊悸效,去皮及中木用。茯神心木∶治诸经挛缩偏风。

- 白茯苓《药性切用》
- 白茯苓《外科全生集》
- 白茯苓《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白茯苓《得配本草》
- 白茯苓散《妇人大全良方》
- 白茯苓《医学入门》
- 白茯苓丸《医方论》
- 白茯苓《冯氏锦囊秘录》
- 白茯苓丸《汤头歌诀》
- 白茯苓《雷公炮制药性解》
- 白符《吴普本草》
- 白凤膏(自制)《何氏虚劳心传》
- 白附子《本草纲目》
- 白粉散《小儿药证直诀》
- 白附子《雷公炮制药性解》
- 白粉《药征续编》
- 白附子《千金翼方》
- 白粉《汤液本草》
- 白附子《药笼小品》
- 白矾石《吴普本草》
- 白附子《玉楸药解》
- 白矾散《医学心悟》
- 白附子《中药炮制》
- 白矾散《妇人大全良方》
- 白附子《本草经集注》
- 白矾散《冯氏锦囊秘录》
- 白附子《海药本草》
- 白矾半夏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白附子《汤液本草》
- 白矾《药性切用》
- 白附子《本草备要》
《药性切用》
- 作者:? 朝代:? 年份:?
- 卷之一上
- 草部(山草类)
- 卷之一中
- 卷之一下
- 草部(隰草类)
- 卷之二上
- 卷之二中
- 卷之二下
- 卷之三上
- 卷之三中
- 卷之三下
- 木部(灌木 苞木 寓木类)
- 卷之四上
- 果部(山果 夸果 味果 果 水果)
- 卷之四中
- 菜部(荤辛 柔滑 菜 水菜 芝栖)
- 卷之四下
- 谷部(麻麦 稻稷 粟 菽 豆 造酿)
- 卷之五上
- 金石部(金石 卤石)
- 卷之五中
- 水部(天水 地水)
- 卷之五下
- 卷之六上
- 禽部(原禽 水禽 林禽)
- 兽部(畜兽鼠)
- 卷之六中
- 虫部(化生 卵生 湿生)
- 鱼部(有鳞 无鳞)
- 鳞部(龙 蛇)
- 介部(龟 鳖 蛤蚌)
- 卷之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