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
此药桂热,所以治寒。
人参、甘草(炙),干姜(炒)、白术。水一盅煎服。若为丸,共为末,炼蜜临时为丸,滚水送下。
如诸吐不纳药者,此阴盛拒阳也,必加童便,猪胆汁者,取童便味酸咸性寒,胆汁味苦性寒,以和理中汤服,则阴体渐消,阳性乃发。故(内经)曰:"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谓也。

- 理中汤《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理中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理中汤《医方论》
- 理中汤《仁术便览》
- 理中汤《汤头歌诀》
- 理中汤《仁术便览》
- 理中汤《伤寒括要》
- 理中汤《仁术便览》
- 理中汤(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冯氏锦囊秘录》
- 理中汤《仁术便览》
- 理中汤(加味理中汤)《冯氏锦囊秘录》
- 理中汤《外科理例》
- 理中汤(加味理中汤)《外科理例》
- 理中汤《医方考》
- 理中汤(加味理中汤)《仁术便览》
- 理中汤《目经大成》
- 理中汤(加味理中汤)《仁术便览》
- 理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理中汤(加味理中汤)《仁术便览》
- 理中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理中汤(玉函金匮名人参汤)《张氏医通》
- 理中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理中汤(仲景)《虚损启微》
- 理中汤《冯氏锦囊秘录》
- 理中汤、四逆汤《医述》
- 理中汤《冯氏锦囊秘录》
- 理中汤方《伤寒杂病论》
- 理中汤《备急千金要方》
- 理中汤方《伤寒杂病论》
- 理中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 理中汤方《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