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陈汤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书籍目录

此药性平,寒热通用。

陈皮半夏姜汁泡七次),白茯苓甘草生姜三片引,水一盅前服。若呕吐白术、煨干姜,此二味呕吐必用之药也。挟热而吐者,加煨干姜、炒黄连。如伤食加神曲。炒麦芽砂仁、香附子山楂。此五味消导必用之药。

祖传治呕吐,只用胃苓丸,煨干姜煎汤吞治之,不问寒热。

凡吐不止,服药无效加烦闷者,不治,吐不止,目上窜。头后仰者,不治。

西江 月呕吐病原不一,治者要辨根由,呕则声物一时有,有物无声曰吐。更有有声无物,此名哕而干呕,又当辨症药分投,有甚难为措手。

冷吐乳食不化,腹胀喘急无时,面白眼慢气多吁,吐有夹食清水。此因风寒入胃,或食生冷伤亏。抑伤宿乳胃中虚,不纳乳食吐出。

热吐唇红面赤,乳食入而虽消,吐物黄色遍身烧,大热渴多烦躁。此因暑气在胃,或食热物煎熬,胃气因热不和调,气逆遂成吐了。

积吐如何分晓,眼胞浮面微黄,足冷肚热异寻常。昼轻夜重魔瘴。宿冷滞在脾胃,故吐黄酸水浆,或吐酸馊气难当(22),此伤宿食形状。

小儿伤乳吐者,形症更要消详,乳才哺后吐浪荡,或少停而吐止。此因乳食无度,脾气弱不能当,速将空乳令儿尝,乳节吐止为上。

吐症既分明白,治法犹贵精微,冷吐理中汤最宜,热吐五苓去桂。积吐九转灵应,下后积术调之,伤乳而吐药方奇,三棱散子为最。

呕吐乳食不纳,任是汤药难尝,此谓阴盛隔孤阳,时医却无主张。参术煨姜熟附,乌梅童便尤良,猪胆同入慢消详,此法应如影响。

吐呕诸药不纳。我有绝胜奇方,定吐饮子妙非常。半夏官桂二样,生姜独宜多取,甘草少用为良,根据方制造水煎尝,仍用生姜为上。

一等蛔虫吐出,此为蛔多厥阴,乌梅丸子效如神,一服蛔安吐定。又有咳而吐者,化痰顺气须明,如常呕吐只胃苓,汤用生姜作引。

呕吐不止之症,分明说与医人,如服正药俱无灵,更加烦躁乱闷。呕吐只是不止;目睛上窜须危,头往上仰魄如飞,只好安排后事。

再附恶心一症,有痰有热有虚,三症生姜通用之。药宜随症区处。若是胃中有热,二陈加上苓连,姜汁炒过共同煎,各用一钱最验。

(22)气难当: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气味香"。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书籍目录
  1. 二陈汤《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 二陈汤《仁术便览》
  3. 二陈汤《外科全生集》
  4. 二陈汤《外科理例》
  5. 二陈汤《医方论》
  6. 二陈汤《医学心悟》
  7. 二陈汤《汤头歌诀》
  8. 二陈汤《医学心悟》
  9. 二陈汤《瘴疟指南》
  10. 二陈汤《医方考》
  11. 二陈汤《重楼玉钥》
  12. 二陈汤《医方考》
  13. 二陈汤《时方歌括》
  14. 二陈汤《医方考》
  15. 二陈汤(加减二陈汤)《仁术便览》
  16. 二陈汤《目经大成》
  17. 二陈汤(加味二陈汤)《医方考》
  18.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9. 二陈汤(加味二陈汤)《仁术便览》
  20. 二陈汤《医述》
  21. 二陈汤(加味二陈汤)《仁术便览》
  22. 二陈汤《冯氏锦囊秘录》
  23. 二陈汤(加味二陈汤)《仁术便览》
  24. 二陈汤《删补名医方论》
  25. 二陈汤(局方)《张氏医通》
  26. 二陈汤《医宗金鉴》
  27. 二陈汤加减歌《医学传心录》
  28. 二陈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29. 二持针歌《重楼玉钥》
  30. 二陈加山栀黄连生姜汤《医方考》
  31. 二丹丸《冯氏锦囊秘录》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