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味甘酸,温、微温、无毒。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药性论》云∶君。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少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及带下赤白。日华子云∶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杀鬼精,安胎,下气。酥炙之

- 鹿茸《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鹿茸《本草经解》
- 鹿茸《名医别录》
- 鹿茸《本草便读》
- 鹿茸《本草分经》
- 鹿茸《本草崇原》
- 鹿茸《本草择要纲目》
- 鹿茸《中药学》
- 鹿茸《本草害利》
- 鹿茸《本草从新》
- 鹿茸《本草撮要》
- 鹿茸《本经逢原》
- 鹿茸《药性切用》
- 鹿茸《本草求真》
- 鹿茸《本草乘雅半偈》
- 鹿茸《顾松园医镜》
- 鹿茸(鹿角、鹿胶、鹿角霜、鹿肾、鹿血)《本草新编》
- 鹿茸《证类本草》
- 鹿茸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鹿茸《医学入门》
- 鹿茸酒《食物疗法》
- 鹿茸《冯氏锦囊秘录》
- 鹿茸散《备急千金要方》
- 鹿茸《本草易读》
- 鹿茸散《妇人大全良方》
- 鹿茸《本草蒙筌》
- 鹿茸世宝丸《洪氏集验方》
- 鹿茸《本草备要》
- 鹿茸四斤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鹿茸《本草衍义》
- 鹿茸丸《冯氏锦囊秘录》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作者:佚名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 玉石部
- 上品
- 中品
- 下品
- 草部
- 上品之上
- 上品之下
- 中品之上
- 中品之下
- 下品之上
- 下品之下
- 木部
- 上品
- 中品
- 下品
- 人部
- 兽部
- 禽部
- 虫鱼部
- 果部
- 米谷部
- 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