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脾加半夏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书籍目录

治肺胀咳喘脉浮大者。越脾汤原方枣加三枚,姜加一两,加半夏半升。

越脾汤越脾中气,发汗生津凉散委。(越脾者,发越脾中之津气而为汗,是凉散法也。)

麻石甘草生姜,《金匮》以之治风水。恶风身肿脉洪浮,面赤热渴乃堪使。(旭高按∶《金匮是风水者,乃肺、脾、胃三经受风热之阳邪,痹其营卫之气,升降不得自如,斯水饮入胃,不能输脾归肺,下达膀胱,而反外溢肌肤,故一身悉肿。其证恶风发热,脉洪浮而渴,故知为风热,亦尝验之矣。然必兼有无汗而喘见象,与此汤一服,亦未必汗出,其水反从小便去,真匪夷所思者。)里水黄肿其脉沉,便利亡津加术饵。(名越脾加术汤 旭高按∶水在里,当不渴,渴则可征水去。今渴而黄肿不去,是水未去也。水未去,何以渴?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也。盖脾气实者,小便利则水去;脾气虚者,小便利则亡津,亡津令渴。病虽始于里水,其实里已无水,水只在皮肤中,故亦用越脾,使从表解。但加白术一味,补脾气生津液,以固其里,则意无不到矣。)营气热腐为疠风,俗号“大麻疯”即是。清疏营卫最相宜,加术缘其脚弱尔。(按∶疠风因风客久而化热,营气被其煽灼,血肉腐坏,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即俗所谓“大麻疯”是也。喻嘉言有见及此,故曰“汗宜频发,血宜频刺”,但未有其方。旭高观此汤清疏营卫,与嘉言之说合符。石膏清热生津液,麻黄疏风通血脉,甘草解热毒,姜、枣和营卫,若不脚弱,则白术亦可不加。后人遇此证,绝不知用此汤,何也?)

温邪挟饮填肺中,为胀为喘加半治。散邪清热越脾佳,蠲饮消痰半姜美。(名越脾加半夏汤 肺胀咳喘,为外邪内饮相搏之证。越脾汤散邪清热之功多,蠲饮消痰之力少,故加半夏辅其未逮,更加姜一两以助半夏之功,周密之至矣。)此与青龙加石膏,佐使寒温相对峙。(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相为对峙。小青龙汤中有半夏无石膏,越脾汤中有石膏无半夏,观二方所加之意,全重在石膏、半夏二物协力建功。石膏清热,借辛温亦能豁痰,半夏豁痰,借辛凉亦能清热。前越脾加术汤生津止渴,借白术入清热药中;此越脾加半夏汤下气定喘,又借半夏入清热药中。仲景加减成方,无非化裁后学矣。)又与越脾加术汤,下气生津分彼此。千古医方仰仲师,一加一减皆精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退思集类方歌注》书籍目录
  1. 越脾加半夏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 越林《中医词典》
  3. 越脾加术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4.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冯氏锦囊秘录》
  5. 越脾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6. 越鞠丸《时方歌括》
  7. 越桃散《退思集类方歌注》
  8. 越鞠丸《汤头歌诀》
  9. 越王余《海药本草》
  10. 越鞠丸《医方论》
  11. 越王余算《证类本草》
  12. 越鞠丸《仁术便览》
  13. 瀹指《中医词典》
  14. 越鞠丸《医方考》
  15. 晕动症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16. 越鞠丸《目经大成》
  17. 晕灸《中医词典》
  18. 越鞠丸《医述》
  19. 晕厥《急诊医学》
  20. 越鞠汤丸《删补名医方论》
  21. 晕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2. 越鞠汤丸《医宗金鉴》
  23. 晕厥《手穴手纹诊治》
  24. 越经传《中医词典》
  25. 晕厥《中医词典》
  26. 越瓜〈寒〉《食疗本草》
  27. 晕厥《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8. 越瓜《药性切用》
  29. 晕厥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30. 越瓜《本草撮要》
  31. 晕厥论《胎产心法》

《退思集类方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