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疽
少腹疽生脐下边,证由七情火郁缠,高肿红疼牵背痛,漫硬陷腐水脓难。
【注】此证由七情火郁而生。每发于气海、丹田、关元三穴。气海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脐下二寸,关元在脐下三寸,皆属任脉经。此三穴或一穴发肿,即为少腹疽。高肿红活,疼痛牵背,易溃稠脓者易治;若漫肿坚硬,绵溃腐烂,脓稀如水者难治。凡遇此证初起,急用艾灸肿顶,七壮至三七壮,以痛痒通彻为度,宜服仙方活命饮。气实之人,大渴便秘者,宜服内疏黄连汤通利之;老弱之人,宜服内补十宣散,令其速溃,若溃迟恐透内膜。外治法同痈疽肿疡、溃疡门。
少腹疽图(图)
内补十宣散(见胸博 痈)

- 少腹疽《外科心法要诀》
- 少腹疽《医宗金鉴》
- 少腹满《中医词典》
- 少腹拘急《中医词典》
- 少腹满《医学心悟》
- 少腹急迫不孕《傅青主女科》
- 少腹满《医效秘传》
- 少腹急结《中医词典》
- 少腹满《伤寒明理论》
- 少腹《中医词典》
- 少腹满《伤寒指掌》
- 少腹《经络全书》
- 少腹满囊缩《医学纲目》
- 少妇血崩《傅青主女科》
- 少腹满囊缩续法《医学纲目》
- 少府(荥穴)《子午流注说难》
- 少腹满痛《医宗金鉴》
-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手穴手纹诊治》
- 少腹满痛《医学摘粹》
- 少府《针灸学》
- 少腹满痛《广瘟疫论》
- 少府《中医词典》
- 少腹满痛《伤寒心法要诀》
- 少府《针灸大成》
- 少腹满痛证十六 厥阴十七《伤寒悬解》
- 少儿保健《中医养生学》
- 少腹如扇《中医名词词典》
- 少冲(一名经始)《针灸大成》
- 少腹痛《中医词典》
- 少冲(手少阳之井穴)《手穴手纹诊治》
- 少腹痛《丁甘仁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