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总论治法歌

《外科心法要诀》书籍目录

疮疡初如粟,麻痒 痛即大毒。不论阴阳灸最宜,灸后汤洗膏固护,内用疏解与宣通,外宜敷药四围束。轻证神灯照三枝,平塌须急补不足,高肿不可过于攻,内热毒盛须消毒。二便秘结宜通利,脏腑宣通方为福,十日以后疮尚坚,铍针点破最宜先,半月之后脓若少,药筒拔提脓要粘。疮已溃烂腐不脱,当腐剪破开其窍,能令脓管得通流,自然疮头无闭塞。频将汤洗忌风吹,去腐须当上灵药,生肌散用将敛时,保养须勤毋怠惰。切忌脓出投寒凉,冬宜温室夏明窗,肌肉长平将疮敛,谨慎调理更加详,新肉如珠皮不敛,若失保养命多亡。

【注】痈疽疮疡初起如粟,若麻痒 痛者,即毒甚也。七日以前,情势未成,不论阴阳,俱先当灸之。轻者使毒瓦斯随火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彻内外,实良法也。灸完即用汤洗之法,洗完用太乙膏贴于疮顶上,预防风袭;内服疏解宣通之剂,如神授卫生汤内疏黄连汤蟾酥丸之类;外围敷药,如冲和膏玉龙膏之类,四围束之。轻证以神灯照照之,每用三枝。如情势已成,当因证施治。

平塌者宜投补剂,以益其不足,使毒外出;高肿者不可过于攻伐,以伤元气,致难溃敛;内热盛者,须佐消毒之剂,以防毒炽;二便秘结者,急用通利之方,使脏腑宣通,方为佳兆。如十日之后,疮尚坚硬,必须用铍针,当头点破;半月之后,脓尚少者,急用药筒拔法拔之,脓血胶粘者为顺,紫血稀水者为逆;过二十一日,纵有稀脓,亦难治矣。若已溃之后,腐仍不脱,堵塞疮口者,用刀剪当头剪开寸余,使脓管通流,自然疮不闭塞。拔脓剪腐已完,用方盘一个,疮下放定,将猪蹄汤以软帛淋洗疮上,并入孔内,轻手擦净内脓,庶败腐宿脓,随汤而出,以净为度。再以软帛叠成七八重,勿令太干,带汤乘热,覆于疮上,两手轻按片时,帛温再换。如此洗按四五次,血气疏通,患者自然爽快。每日如是洗之,谨避风寒。腐肉处以黄灵药掺之,候腐肉脱尽,已见红肉时,洗后随用抿脚挑玉红膏于手心上,捺化搽涂疮口内,外用太乙膏盖之。不数日新肉顿生,疮势将敛,以生肌散珍珠散撒之。保养谨慎,不可怠缓。脓出后切忌投以寒凉之药,患者冬宜温室,防其寒也。夏宜明窗,避风暑也。肌肉长平,疮敛时尤加小心,谨慎调理。即使新肉如珠,皮口将敛,若调理疏忽,失于保养,恐致虚脱暴变,命必危亡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心法要诀》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心法要诀》书籍目录
  1. 痈疽总论治法歌《外科心法要诀》
  2. 痈疽总论治法歌《医宗金鉴》
  3. 痈疽作痒难忍《奇效简便良方》
  4. 痈疽总论歌解《外科十三方考》
  5. 痈口将收论《集验背疽方》
  6. 痈疽总论歌《外科十三方考》
  7. 痈溃后候《诸病源候论》
  8. 痈疽总论歌《外科心法要诀》
  9. 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10. 痈疽总论歌《医宗金鉴》
  11. 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12. 痈疽总论《外科十三方考》
  13. 痈门主论《疡医大全》
  14. 痈疽总论《外科全生集》
  15. 痈内虚《圣济总录》
  16. 痈疽总论《医学入门》
  17. 痈脓作呕证二十六 厥阴二十七《伤寒悬解》
  18. 痈疽灼艾痛痒论《外科精要》
  19. 痈气《中医词典》
  20. 痈疽诸症疮名十律《外科选要》
  21. 痈生原于脏腑《外科理例》
  22. 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3. 痈下利候《诸病源候论》
  24. 痈疽肿硬如石《医门补要》
  25. 痈虚热候《诸病源候论》
  26. 痈疽肿疡门主方《疡医大全》
  27. 痈有脓候《诸病源候论》
  28. 痈疽治法总论《外科选要》
  29. 痈症《古今医彻》
  30. 痈疽治法总论《外科正宗》
  31. 痈之源有《外科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