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白苔舌

《敖氏伤寒金镜录》书籍目录

舌见白苔滑者.邪初入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

(图)

【介按】白色为寒.表症有之.里症有之.而虚症实症亦有之.凡风寒湿邪.国中皮腠.即为白苔.寒湿本系阴邪.

白为凉象.故舌苔白色.如白滑而腻者.湿与痰也.白滑浓腻者.湿痰与寒也.惟薄白如无,则为虚寒.白如积粉.则湿热或痰热也.因肺主卫、主气、又主皮毛.而太阳经亦主一身之表.凡受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于肺.其舌无苔而润.

或微白而薄.或浮白薄滑.外证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此是风寒初感也.治宜辛温解表.如苔白而燥刺者.外证初在微寒.继即发热不已.此是温邪在肺.治宜辛凉清解.如苔白而粘腻者.外证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此是湿邪在于气分也.治宜解肌去湿.如舌苔白燥、或白而边红.外证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此是风温入肺.治宜轻清凉解.

如苔白中带红.外证头痛身热.口苦、眼赤、胁痛、耳鸣、脉象浮弦而数者.太阳之邪已入少阳也.治宜清解少阳.或白苔浮滑.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亦有尖白根黄者.是邪在少阳经之半表半里也.至若此苔系是白滑而边淡红,邪在半表半里膈膜之间.即《金匮要略》所谓“舌上如苔.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之候.故用小柴胡汤以达膈膜之邪.即栀子豉汤亦为清热达邪之良剂也.

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二钱) 半夏(二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钟,温服.

【介按】程应旄曰.方以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攻.半夏痰饮.降里气之逆.人参补久虚.助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芩、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通达营卫.相须相济.使邪无内向而外解也.

栀子豉汤(从金匮要略新补)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介按】山栀味苦性寒.其子色赤象心.其花色白象肺.故为从肺入心.以治心中烦热而导之下行.兼除上下之邪热.豆形色黑象肾.蒸发为豉.其性轻浮.能引肾中水液上升,以降心中之热.而除胃外之邪.夫心肾相济.阴阳相和.

则烦热懊 等证俱解.而为清热退邪之良剂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敖氏伤寒金镜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敖氏伤寒金镜录》书籍目录
  1. 白苔舌《敖氏伤寒金镜录》
  2. 白苔如积粉舌《中医词典》
  3. 白苔舌总论《伤寒舌鉴》
  4. 白苔类总论《察舌辨症新法》
  5. 白檀香《玉楸药解》
  6. 白苔类分别诊断法《察舌辨症新法》
  7. 白檀香《本草易读》
  8. 白苔红地舌《中医词典》
  9. 白檀香《本草求真》
  10. 白苔黑根舌《中医词典》
  11. 白檀香《本草从新》
  12. 白苔黑点舌《敖氏伤寒金镜录》
  13. 白檀香《本草分经》
  14. 白苔边黄舌《敖氏伤寒金镜录》
  15. 白檀香《本草分经》
  16. 白苔《中医词典》
  17. 白檀香《本草分经》
  18. 白苔《温热论》
  19. 白檀香《药性切用》
  20. 白苔《中医名词词典》
  21. 白糖《本草分经》
  22. 白菘菜《本草求真》
  23. 白糖《本草分经》
  24. 白水《中医词典》
  25. 白糖《本草分经》
  26. 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7. 白田螺散《重订囊秘喉书》
  28. 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9. 白通草《药性切用》
  30. 白朮六一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1. 白通加《汤头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