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药的产地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书籍目录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取材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早在《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对于药物产地选择就有:“土地所生,真伪陈新”的论述。因此中药产地是否适宜,对于药材质量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千金翼方·卷一》中更有“药出州土”的专论,其中列举了519种中药的产地分布。历代医药家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近代以来,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了中药的产地与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有密切关系,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因此,药物产地的选择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前提。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疆域辽阔,纵横万里,江河湖泽如织,山陵丘壑遍布,平原沃野无边,海域东南浩瀚。自然地理状况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差别很大,生态环境亦各不相同。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观察到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称道。

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以东北人参为贵;川芎在《本经》中原名芎藭,直至宋代始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产广西田阳,故称为广三七、田三七,而云南汶山等地所产,后来居上,则称之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加,再加上很多药材的生产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我国已能对不少名贵和短缺药材进行异地引种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并不断取得成效。如原依靠进口的西洋参在国内引种成功,天麻原产贵州而今在陕西大面积引种,人工培育牛黄,人工养鹿取茸,人工养麝及活麝取香,人工虫草菌的培养等等。当然,在药材的引种或驯养工作中,必须确保该品种原有的性能和疗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药基本理论知识》书籍目录
  1. 中药的产地《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2. 中药的采集《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3. 中药的分类《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4. 中药的保管方法《医院药学》
  5. 中药的服用法《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6. 中药材品种的本草考证《中国医学通史》
  7. 中药的含义《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8. 中药避孕《中医词典》
  9. 中药的煎服《趣味中医》
  10. 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医院药学》
  11. 中药的煎制《趣味中医》
  12. 中药八宝粉含重金属汞、铅是否是事实?《中医之钥》
  13. 中药的临床药学《医院药学》
  14.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药法规》
  15. 中药的命名《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16. 中妖门(六则)《辨证录》
  17. 中药的配伍《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18. 中阳虚冷证《临证实验录》
  19. 中药的品种《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20. 中阳不振《中医词典》
  21. 中药的性能《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22. 中阳不振《中医名词词典》
  23. 中药的用药剂量《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24. 中阳《中医词典》
  25. 中药都在掺西药害人,是否是事实?《中医之钥》
  26. 中央前回的感觉投射《生理学》
  27. 中药毒《圣济总录》
  28. 中央的医药机构《中国医学通史》
  29. 中药毒《幼幼新书》
  30. 中盐卤毒《外科证治全书》
  31. 中药毒鸩毒《奇效简便良方》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