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2.阎氏纳甲法

《手掌与疾病》书籍目录

阎氏纳甲法来源于金代何若愚撰、阎明广注的《子午流注针经》中的“流注经络井荥图”。但有人认为该书卷下(即流注经络井荥图歌诀)为金代阎明广所作,所以将此种纳甲开穴法称为阎氏开穴法。阎氏纳甲法与徐氏纳甲法的区别是:前者(阎氏纳甲法)十二经脉都参与流注,癸日不存在长达十个时辰的闭穴,“日干重见”时纳三焦或心包经的全部五腧穴;而后者(徐氏纳甲法)只有十条经脉参与流注,即三焦经及心包经不参与流注,只在每日“日干重见”时纳三焦经或心包经五腧穴中之一穴,在癸日存在长达十个时辰的闭穴,即使采用“合日互用法”开取互用穴,十天中也存在着十二个时辰的闭穴。

(1)开值日经井穴法

按“阳进阴退”规律开值日经井穴,与徐氏纳甲法大体相同(见图21)。即是:甲日甲戌时开胆井窍阴乙日乙酉时开肝井大敦,丙日丙申时开小肠井少泽,丁日丁未时开心井少冲,戊日戊午时开胃井厉兑,己日己巳时开脾井隐白,庚日庚辰时开大肠经井穴商阳,辛日辛卯时开肺井少商,壬日壬寅时开膀胱井至阴,癸日癸亥时开肾井涌泉。不同之处是:阎氏纳甲法三焦经和心包经亦参与流注,这二经和肾经都在癸日开井穴,心包经井穴中冲在癸日癸丑时开;三焦经井穴关冲在癸日壬子时开;肾经井穴涌泉在癸日癸亥时开。所以在癸日就有三条经脉(三焦经、心包经和肾经)值日。

本法开值日经井穴的掌上推算方法是:按“阳进阴退”规律把甲定在掌中戌位上,天干逆时针方向运转数至癸(癸丑)后,又从壬(壬子)开始数至癸(癸亥),即得甲戌、乙酉、丙申、丁未、戊午、己巳、庚辰、辛卯、壬寅、癸丑、壬子、癸亥等十二组干支。这十二组干支即是各日开值日经井穴的时辰干支,而且这些时干与值日经的所属天干是相同的(心包经归属于肾,为癸,三焦经归属于膀胱,为壬)。除三焦经开井穴的时干与日干不同外(三焦经井穴在癸日壬子时开),其余各日值日经开井穴的时干与当日日干都是相同的。

(2)循经开穴法

每日值日经开过井穴后,则按荥、输、经、合穴的顺序开取本时干相应经脉的五腧穴(三焦经和心包经例外),按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的原则,每隔一个时辰开一穴。每日在开输穴的时候,阳经值日要“返本还原”同时开值日经的原穴。阴经无原穴,所以阴经值日在开输穴的时候无须同开值日经原穴(此法阴经无“返本还原”之说)。如:大肠经值日在庚日庚辰时开大肠经井穴商阳,至甲申时开胆经输穴临泣,同时返本还原开大肠经(值日经)原穴合谷。又如:肺经值日在辛日辛卯时开肺井少商,至乙未时开肝经输穴太冲(不须返本还原),丁酉时开心经经穴灵道。

阳经值日在开完五腧穴后,于“日干重见时”纳三焦经之井、荥、输、原、经、合六穴;阴经值日在开完五腧穴后,于“日干重见时”纳心包经之井、荥、输、经、合五穴。《子午流注针经》说:“其二经者,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血之母也……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又说:“每日遇阳干合处,注此六穴。如甲日甲戌时,至甲申时,为阳干合也……每日遇阴干合处,注此五穴。”这里的“阳干合处”是指阳经值日的日干重见时;“阴干合处”是指阴经值日的日干重见时;“六穴”是指三焦经的井、荥、输、原、经、合六穴,“五穴”是指心包经的井、荥、输、经、合五穴。如:胆经值日于甲日甲戌时开胆井窍阴,至乙日甲申时纳三焦经的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支沟(经)、天井(合)六穴。肝经值日于乙日乙酉时开肝井大敦,至丙日的乙未时纳心包经的中冲(井)、劳宫(荥)、大陵(输)、间使(经)、曲泽(合)五穴。

例如:甲属胆,胆经值日于甲日甲戌时开胆井窍阴,下一个阳时为乙日的丙子时,丙属小肠,所以丙子时开小肠经的荥穴前谷,同理,戊寅时开胃经输穴陷谷,同时返本还原开胆经原穴丘墟,庚辰时开大肠经经穴阳溪,壬午时开膀胱经合穴委中,甲申时(日干重见)气纳三焦之井(关冲)、荥(液门)、输(中渚)、原(阳池)、经(支沟)、合(天井)六穴。

又如:乙属肝,肝经值日于乙日乙酉时开肝井大敦,丁亥时开心荥少府,己丑时开脾输太白,辛卯时开肺经经渠,癸巳时开肾合阴谷,乙未时(日干重见)血纳包络之井(中冲)、荥(劳宫)、输(大陵)、经(间使)、合(曲泽)五穴。

三焦经和心包经均在癸日参与流注开穴,即三焦经在癸日的壬子时开井穴关冲、甲寅时开荥穴液门,丙辰时开输穴中渚、同时返本还原开三焦经原穴阳池,戊午时开经穴支沟,庚申时开合穴天井。心包经在癸日的癸丑时开井穴中冲,乙卯时开荥穴劳宫,丁巳时开输穴大陵,己未时开经穴间使,辛酉时开合穴曲泽。

图39癸肾主气日流注开穴

(图)

肾经值日于癸日癸亥时开肾井涌泉,下一个阴时为甲日的乙丑时,乙属肝,所以乙丑时开肝经荥穴行间,同理,丁卯时开心经输穴神门,己巳时开脾经经穴商丘,辛未时开肺经合穴尺泽,癸酉时(日干重见时)血纳包络之井(中冲)、荥(劳宫)、输(大陵)、经(间使)、合(曲泽)五穴(见图39)。

阎氏纳甲法十二经流注开穴见图39。(图)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手掌与疾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手掌与疾病》书籍目录
  1. 阎氏纳甲法《手掌与疾病》
  2. 阎氏方《专治麻痧初编》
  3. 阎廷瑛《中医词典》
  4. 阎士安《中医词典》
  5. 阎文显《中医词典》
  6. 阎明广《中医词典》
  7. 阎孝忠《中医词典》
  8. 阎纯玺《中医词典》
  9. 阎孝忠辨急慢惊风《卫生宝鉴》
  10. 阎诚心《中医词典》
  11. 蜒蚰虫入耳《奇方类编》
  12. 盐熨法《仁术便览》
  13. 蜒蚰入耳《奇效简便良方》
  14. 盐哮冷哮《奇效简便良方》
  15. 《中医名词词典》
  16. 盐哮《中医词典》
  17. 《中医词典》
  18. 盐汤探吐法《医方考》
  19. 颜凤尧内治效《仿寓意草》
  20. 盐汤探吐法《医方考》
  21. 颜面、颈和四肢的常见畸形《组织学与胚胎学》
  22. 盐汤探吐法《医方考》
  23.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24. 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5. 颜面保健《中医养生学》
  26. 盐平衡《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颜面丹毒 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28. 盐卤中毒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29. 颜面丹毒 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30. 盐卤中毒《中医词典》
  31. 颜面的形成《组织学与胚胎学》

《手掌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