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一年中运气与疾病

《手掌与疾病》书籍目录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运行。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在中医学理论中,五运六气是研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与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诊疗疾病关系的一种学说。每年都有运有气,前面着重叙述了出生年大运与疾病的关系,这里则要把一年中的五运和六气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一年中气候的正常和异常情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以之作为诊疗疾病时的参考。首先扼要介绍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五运,一年中有大运、主运、客运三种情况。大运,是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即用来说明每年全年气候变化的特点。具体内容在前面已经介绍,此免重述。主运,是指分主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五运之气,说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正常气候变化,年年固定不变。主运分五步,每步一个运季,每个运季的时间是七十三日零五刻,即初运属木,相当于春季;二运属火,相当于夏季;三运属土,相当于长夏;四运属金,相当于秋季;终运属水,相当于冬季。主运还有五音建运、太少相生和五步推运等内容。五音是角、徵、宫、商、羽。五音建运是角为木音建于木运;徵为火音建于火运;宫为土音建于土运;商为金音建于金运;羽为水音建于水运。太少相生是太为阳,少为阴,五运的十干分阴阳,阳干为太,阴干为少,即甲己土宫音,甲为太宫,己为少宫;乙庚金商音,庚为太商,乙为少商;丙辛水羽音,丙为太羽,辛为少羽;丁壬木角音,壬为太角,丁为少角;戊癸火徵音,戊为太徵,癸为少徵。按五行相生规律来决定太生少、少生太,便是太少相生规律。如甲己宫音,甲为阳土太宫,阳土太宫生阴金少商,阴金少商生阳水太羽,阳水太羽生阴木少角;阴木少角生阳火太徵;己为阴土少宫,阴土少宫生阳金太商,阳金太商生阴水少羽,阴水少羽生阳木太角,阳木太角生阴火少徵。五步推运是始于木角音,终于水羽音,究竟是始于太角还是少角?则根据该年干属太或属少,按五步顺序逐步上推至初运木角便知。如甲年为阳土,运属太宫,即从太宫本身逐步向上推,生太宫的是少徵,生少徵的是太角,便得出甲年的主运是起于太角,按太少相生而终于太羽;己年为阴土,运属少宫,即从少宫本身逐步向上推,生少宫的是太徵,生太徵的是少角,便得出己年的主运是起于少角,按太少相生而终于少羽。其余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年按此类推。客运,是指一年中五个运季的异常气候变化,它以该年的大运为初运,其五行相生的顺序、太少相生,分五步运行及每步的时间等与主运是相同的道理。客运运行10年一周转,年年变换不同。如甲年大运为阳土太宫,因此甲年客运的初运便是阳土太宫,接着按太少相生规律推运,即太宫生少商,故二运为阴金少商,少商生太羽,故三运为阳水太羽,太羽生少角,故四运为阴木少角,少角生太徵,故终运为阳火太徵;己年大运为阴土少宫,因此己年客运的初运便是阴土少宫,接着按太少相生规律推运,即少宫生太商,故二运为阳金太商,太商生少羽,故三运为阴水少羽,少羽生太角,故四运为阳木太角,太角生少徵,故终运为阴火少徵。其余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年按此类推。上述三运都是运用天干配合五行来推算气候变化规律及其与人体的关系。大运是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情况,主运是说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正常气候变化,客运是说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异常气候变化,因此,在分析这三运时,应以大运为主,客运次之。

六气,一年中有主气、客气两种情况,把这两种气相合推算气候变化规律,称为客主加临。主气,是指主时之气,共有六步,一岁一周,年年不变,其分别主一年中六段时间的正常气候变化。即:初之气为厥阴风木,节气是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气候变化以多风为特点;二之气为少阴君火,节气是春分、清明、谷雨、立夏,气候变化以渐热为特点;三之气为少阳相火,节气是小满、芒种、夏至、小暑,气候变化以暑热为特点;四之气为太阴湿土,节气是大暑、立秋、处暑、白露,气候变化以雨湿为特点;五之气为阳明燥金,节气是秋分、寒露、霜降、立冬,气候变化以凉、燥为特点;终之气为太阳寒水,节气是小雪、大雪、冬至、小寒,气候变化以寒冷为特点。各气的特点也用五行来归类,其说明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与主运的意义基本相同。如每年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其所主的那段时间,气候变化以寒冷为特点,人体以肾、膀胱、骨节等部位的疾病多见。客气,是指各年时令气候的异常变化,它同主气一样也分六步,但主气年年固定不移,客气却年年有转移。客气按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三阴三阳先后次序推移。客气六步为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和上下左右四间气,司天之气主管每年上半年的客气,在泉之气主管下半年的客气,四间气指司天两旁的左右间和在泉两旁的左右间。各年的司天在泉根据各年的年支确定,即: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司天总是位当主气的三之气,在泉总是位当主气的终之气,四步间气则按三阴三阳的顺序,随司天在泉的变动而变动。如子午年少阴司天,其位当主气的三之气,其左间气为厥阴,其右间气为太阴;阳明在泉,其位当主气的终之气,其左间气为太阳,其右间气为少阳。其余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年均按此类推。客气六步各代表一步的气候变化,但司天可主管上半年的气候变化,在泉可主管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如子年或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故上半年热气偏盛,人们患热病、心病较多;下半年是阳明燥金主管,故燥气偏盛,人们患燥病、肺病较多。客主加临,是指把主气和客气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其推算方法,是把客气的司天加临在主气的三之气上面,其余五气按顺序相加临。如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主气的初气为厥阴风木,客气则为太阳寒水;主气的二气为少阴君火,客气则为厥阴风木;主气的三气为少阳相火,客气则为少阴君火;主气的四气为太阴湿土,客气则为太阴湿土;主气的五气为阳明燥金,客气则为少阳相火;主气的六气为太阳寒水,客气则为阳明燥金。其余丑、未、卯、酉、巳、亥、辰、戌、寅、申年,均按此类推相加。分析客气与主气相加临,是以五行生克规律为原则,如客主之气相生、客气克主气为相得(顺),说明本步所主的气候异常变化不大,影响人体发病时病情轻而缓。由于“主胜逆,客胜从”(《素向·至真要大论篇》),如主气克客气时则为不相得(逆),表示气候变化很大,影响人体发病时病情急而重。如出现客主同气,仍属相得的范围,但须防其亢盛。

一年当中运和气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了解一年中的气候变化,必须将运和气结合起来分析。运气相合是以干支运气的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推演。运生气或者运克气为运盛气衰,如辛亥年的年干是辛,辛年的大运是水运,年支是亥,亥年是厥阴风木司天,水能生木,故为运生气,那么,该年便是运盛气衰。又如己亥年的年干是己,己年的大运是土运,年支是亥,亥年是厥阴风木司天,木能克土,故为气克运,那么,该年便是气盛运衰。根据运气的盛衰来推演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主次,在运盛气衰之年,以运为主,以气为次。在气盛运衰之年,以气为主,以运为次。从运气相临的顺逆来看,气生运为顺化之年,气克运为天刑年,这两种年份均属顺。运生气为小逆之年,运克气为不和之年,运气相同为天符之年,这三种年份均属逆。顺化之年的气候变化不大,对人体影响也不大。天刑之年的气候变化较为剧烈。小逆、不和、天符之年的气候变化较大,对人体影响也较大。根据运气的结合情况,在六十年中,还有属于运气同化的年份,即指运与气属于同一类而化合的年份,它们是:凡是值年的大运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者,称作天符;凡是值年的大运与年支的五行属性相同者,称作岁会;凡是年干与年支都属于阳,同时值年的大运与在泉的五行属性相同者,称作同天符;凡是年干与年支都属于阴,同时值年的大运与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者,称作同岁会;凡是既逢天符,又为岁会,称作太乙天符。这些运气同化的年份,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年份的气候常变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如运气相同的天符年,气候变化专一,多发生危重的疾病。又如太乙天符年,气候变化更专一,多发生暴发性疾病,死亡率也高。上面扼要地介绍了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下面以一年为例,推演一年当中运气与发病、诊疗的关系。

例如,1989年是己巳年。先看五运:从大运来说,己巳年的年干是己,甲己化土,凡是甲年和己年大运都属土,天干的双数属阴为不及,因此,己巳年为土运不及之年,土运不及是主岁的土运气衰,克制其之气偏盛,则出现木乘土的情况。那么,从气候变化来说,以雨水不足,偏于干燥,风气偏盛为特点。从人体疾病来说,以肝脾病变为多见。从主运来说,初运少角为木,主春,多风;二运太徵为火,主夏,多暑热;三运少宫为土,主长夏,多湿;四运太商为金,主秋,多燥;终运少羽为水,主冬,多寒。其五步推运始于少角,终于少羽,是由于己年大运为阴土少宫,即从少宫本身逐步向上推,生少宫的是太徵,生太徵的是少角,便得出己年的主运是始于少角。按太少相生规律,少角生太徵,太徵生少宫,少宫生太商,太商生少羽而终。从客运来说,其五步是以当年的大运为客运的初运,己年属阴土为少宫,按太少相生规律,少宫生太商,太商生少羽,少羽生太角,太角生少徵。因此,己年客运的初运为少宫,二运为太商,三运为少羽,四运为太角,终运为少徵。从一年中主运和客运五步来说,主运的初运为少角,客运的初运为少宫,是主运木克客运土,“主胜客为逆”,故本时节风气偏盛,发病以肝病多见;主运的二运为太徵,客运的二运为太商,是主运的火克客运的金,为主胜客,故本时节火气偏盛,发病以心病多见;主运的三运为少宫,客运的三运为少羽,是主运的土克客运的水,为主胜客,故本时节湿气偏盛,发病以脾病多见;主运的四运为太商,客运的四运为太角,是主运的金克客运的木,为主胜客,故本时节燥气偏盛,发病以肺病多见;主运的终运为少羽,客运的终运为太徵,是主运的水克客运的火,为主胜客,故本时节寒气偏盛,发病以肾病多见。

再看六气:从主气来说,初之气为厥阴风木,多风;二之气为少阴君火,转热;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多暑热;四之气为太阴湿土,多雨湿;五之气为阳明燥金,多燥;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多寒。从客气来说,巳年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四步间气则按三阴三阳的顺序,随司天在泉的变动而变动,便得出巳年厥阴司天,其左间气为太阳,右间气为少阴;少阳在泉,其左间气为阳明,右间气为太阴。上半年是风木之气主事,下半年是相火之气主事。从气候来说,上半年是风气偏盛,下半年是火气偏盛。从人体疾病来说,上半年风木之气流行必乘湿土之气,故以肝实证和脾虚证较多,治以补脾、肺(经)和泻肝(经)之法,如在卯时取肺经母穴太渊针用补法,补肺金以制肝木之胜;在丑时取肝经子穴行间针用泻法;在午时取脾经母穴大都针用补法。下半年火气流行,以燥热病证多见,治以清热、润肺、滋肾等法,如在卯时取肺经母穴大渊针用补法;在戌时取肾经母穴复溜针用补法。从上述情况看出,己巳年的年干是己,己年的大运是“岁土不及”,年支是巳,巳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司天风木克大运湿土,即气克运,因此,本年份是气盛运衰,在分析一年中气候变化时,应以气为主,以运次之。气克运为天刑年,天刑之年的气候变化较为剧烈。可知全年总的气候变化是雨水不足,风气偏盛,偏于燥热,气候变化较为剧烈为特点。人体疾病以肝、脾、肺等发病多见。

从客主加临来说,己巳年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把主客气六部相加临的情况是:在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时节,主气初之气是厥阴风木,客气则为阳明燥金,是客气克主气为顺,说明本步所主的气候异常变化不大,影响人体发病的病情轻而缓,但肝病还是受到金气的克制,对于肝虚证,应当补肝(经)、泻肺(经),如在寅时取肝经母穴曲泉针用补法;在寅时取肺经子穴尺泽针用泻法,以防金乘木。对于肝实证和脾虚证,虽然肝木被肺金克制,但还应当泻肝(经)补脾(经)。如在丑时取肝经子穴行间针用泻法;在午时取脾经母穴大都针用补法。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时节,主气的二气是少阴君火,客气则为太阳寒水,是客气克主气为顺,但上半年是司天厥阴风木主管,对于肝实证和脾虚证,治仍需以补肺脾(经)、泻肝(经)之法,如在卯时取肺经母穴太渊和在午时取脾经母穴大都针用补法;在丑时取肝经子穴行间针用泻法。在小满、芒种、夏至、小暑时节,主气的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客气则为厥阴风木,是客气生主气为顺,因木能生火,火能生土,故有利于心、脾虚证的治疗,如用针灸治疗,则在未时补心经的母穴少冲;在午时补脾经的母穴大都,其病证好转或痊愈有望。由于此时风气和火气偏盛,对于心、肝实证和肺虚证不利,治疗应以泻心肝(经)、补肺(经)之法。如在午时取心经子穴神门针用泻法,泻火以防火乘金;在丑时取肝经子穴行间针用泻法,泻木以免木侮金;在卯时取肺经母穴太渊针用补法。在大暑、立秋、处暑、白露时节,主气的四之气为太阴湿土,客气则为少阴君火,是客气生主气为顺,因火能生土,有利于脾胃虚寒证。如用针灸治疗,则在午时补脾经母穴大都;在巳时补胃经母穴解溪,其病证好转或痊愈有望。因本步巳属在泉少阳相火所主,须防火气之亢盛。对于心、肝实证和肺虚证,治以泻心肝(经)和补肺(经)之法。如在午时取心经子穴神门和在丑时取肝经子穴行间针用泻法,泻心火和肝木,同时以防火乘金和木侮金;在卯时取肺经母穴大渊针用补法。对于脾胃实热证,治以泻脾、胃(经)之法。如在巳时取脾经子穴商丘针用泻法;在辰时取胃经子穴厉兑针用泻法。在秋分、寒露、霜降、立冬时节,主气的五之气为阳明燥金,客气则为太阴湿土,是客气生主气为顺,因土能生金,金能克木,故此时不但有利于肺虚证的治疗,也有利于肝实证的治疗。由于客气湿土气盛,对于脾胃虚证也大有好处,治以补肺、脾、胃(经)和泻肝(经)之法。如在卯时取肺经母穴太渊、在午时取脾经母穴大都、在巳时取胃经母穴解溪针用补法;在丑时取肝经子穴行间针用泻法,其病证好转或痊愈有望。在小雪、大雪、冬至、小寒时节,主气的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客气则为少阳相火,由于主气之水克制客气之火为逆,使该年下半年本为少阳相火在泉、火气偏盛的气候在本步所主的时节可能转为寒气流行,因此对阳虚气虚病证不利,对于心、脾、肾阳虚气虚证,治以温补心、脾、肾(经)之法,如针灸治疗在未时补心经母穴少冲;在午时补脾经母穴大都;在戌时补肾经母穴复溜(见图15)。

以上推算分析了己巳年(1989年)一年中运气与疾病的关系。其余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和亥年,均按此类推。

(图15)1989年客主加临

(图)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手掌与疾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手掌与疾病》书籍目录
  1. 一年中运气与疾病《手掌与疾病》
  2. 一逆《中医词典》
  3. 一捻金《奇方类编》
  4. 一逆《中医名词词典》
  5. 一捻金·九宫尻神《针灸神书》
  6. 一难《难经悬解》
  7. 一捻金散《冯氏锦囊秘录》
  8. 一难《难经》
  9. 一捻金散《是斋百一选方》
  10. 一律生五音《类经图翼》
  11. 一片霞《中医词典》
  12. 一连散(即泻心汤)《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3. 一齐涌出《麻科活人全书》
  14. 一粒金丹《洪氏集验方》
  15. 一奇散《妇人大全良方》
  16. 一粒丹《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7. 一气丹(新方)《虚损启微》
  18. 一厘丹《救伤秘旨》
  19. 一气独胜《伤寒悬解》
  20. 一览延龄一卷《友渔斋医话》
  21. 一气分为六气图说《医法圆通》
  22. 一进三退《中医词典》
  23. 一切暴死《急救广生集》
  24. 一剑锋《目经大成》
  25. 一切暴中《急救广生集》
  26. 一见生死歌《婴童类萃》
  27. 一切齿痛《急救广生集》
  28. 一纪《中医词典》
  29. 一切疮《幼幼新书》
  30. 一级药动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药理学》
  31. 一切疮疽《奇效简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