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发等证

《宋本备急灸法》书籍目录

葛仙翁刻石江陵府紫极宫,治发背、发肩、发髭、发鬓、发肋,及一切恶肿法,以上数种,随其所发处名之也,其源则一,故灸法亦一本。然数种中,死人速者,发背也。其候多起于背胛间,初如粟米大,或痛或痒,色赤或黄,初不以为事,日渐加长,肿突满背,疼痛彻心,数日乃损人,至此则虽卢扁不能治矣。惟治之于初,皆得全生。其余数种,皆根据法早治,百无一死。凡觉有患,便用大蒜切片如钱浓(如无蒜,用净水和泥捻如钱样用之),贴在疮头上(如疮初生便有孔,不可覆其孔),先以绿豆大艾炷灸之,勿令伤肌肉,如蒜焦,更换,待痛稍可忍,即渐放炷大,又可忍,便除蒜灸之,数不拘多少,但灸至不痛即住。若住灸后又肿又痛,即仍前灸之,直候不肿不痛即住。每患一个疮,或灸三百壮、五百壮,至一二千壮方得愈者,亦有灸少而便愈者。若患三五个疮,并须各各根据法灸之,灸后不肿不痛则愈矣。男女同法。孙真人治石亦如此法灸之。石痈者,其肿发至坚,如石有根,故名之也。灸之石子当碎出即愈。

此系当头用大蒜灸法,议论互见后竹马灸法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宋本备急灸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宋本备急灸法》书籍目录
  1. 诸发等证《宋本备急灸法》
  2. 诸耳中出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 诸凡瘫痪《奇方类编》
  4. 诸恶疮五逆《外科理例》
  5. 诸方《伤寒六书》
  6. 诸恶疮候《诸病源候论》
  7. 诸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8. 诸恶疮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9. 诸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0. 诸恶疮《圣济总录》
  11. 诸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2. 诸恶虫伤《奇效简便良方》
  13. 诸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4. 诸毒方《景岳全书》
  15. 诸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6. 诸毒疮不收口《奇效简便良方》
  17. 诸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18. 诸毒(附虫毒)《景岳全书》
  19. 诸方《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20. 诸豆鲠喉秘方《华佗神方》
  21. 诸方《痰火点雪》
  22. 诸豆《本经逢原》
  23. 诸方《痰火点雪》
  24. 诸疸《药症忌宜》
  25. 诸方《痰火点雪》
  26. 诸丹毒《圣济总录》
  27. 诸方《痰火点雪》
  28. 诸大病后虚不足候《诸病源候论》
  29. 诸方《痰火点雪》
  30. 诸刺入肉伤《急救广生集》
  31. 诸方《痰火点雪》

《宋本备急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