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桂枝

《药征》书籍目录

主治冲逆也,旁治奔豚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

【考证】

桂枝加桂汤证曰∶气自少腹上冲心。

以上一方,桂枝五两。

桂枝甘草汤证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桂枝甘草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苓桂甘枣汤证曰∶欲作奔豚。

苓桂五味甘草汤证曰∶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桂枝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五方,桂枝皆四两。

桂枝汤证曰∶上冲。又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苓桂术甘汤证曰∶气上冲胸。

以上二方,桂枝皆三两。

上历观此诸方,桂枝主治冲逆也明矣。头痛发热之辈,其所旁治也。仲景之治疾,用桂枝者,居十之七八,今不枚举焉。

【互考】

桂枝甘草汤证曰∶其人叉手自冒心。为则按∶叉手冒心者,以悸而上冲故也;桂枝甘草附子汤条,无上冲证。为则按∶此方桂枝甘草汤,而加附子者也。桂枝甘草汤条,有上冲证。

桂枝附子汤,用桂枝多于桂枝加附子汤,而无上冲证,盖阙文也。桂枝加附子汤条,犹有桂枝之证,况于此汤,而可无桂枝之证乎?

【辨误】

范大成桂海志云∶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之。陆佃《埤雅》云∶桂犹圭也,宣导百药,为之先聘通使,如执圭之使也。为则按∶制字之说,范为得之,盖以其所见而言之也。陆则失矣,盖以臆测之,而强作之说也。不可从矣!

伤寒论》曰∶桂枝本为解肌,非仲景氏之意也。不取,此盖注误入本文者也。

宗 曰∶汉张仲景,以桂枝汤伤寒表虚。是不善读《伤寒论》之过也。《伤寒论》中间说表里虚实,非疾医之言也,盖后人所搀入也。凡仲景之用桂枝,以治上冲也。桂枝汤条曰∶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桂枝加桂汤条曰∶气从少腹上冲心。又按去桂加术汤条曰∶小便自利。由是观之,上冲则用桂,下降则否,斯可以见已。且虚实之说,仲景所言,不失古训,而后人所搀入,则不合古训。宗 不善读书,而妄为之说,过矣!

【品考】

桂枝 气味辛辣者,为上品也。李杲以气味浓薄分桂枝、肉桂。遂构上行下行之说,是臆测也,不可从矣。桂枝也,肉桂也,桂心也,一物而三名也。桂心之说,陈藏器、李时珍得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征》书籍目录
  1. 桂枝《药征》
  2. 桂枝《本草撮要》
  3. 桂枝茶《茶饮保健》
  4. 桂枝《本草害利》
  5. 桂枝大黄证八 太阴九《伤寒悬解》
  6. 桂枝《本草择要纲目》
  7. 桂枝代粥汤(加味桂枝代粥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8. 桂枝《本草分经》
  9. 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方《伤寒杂病论》
  10. 桂枝《本草分经》
  11. 桂枝当归汤方《伤寒杂病论》
  12. 桂枝《本草经解》
  13. 桂枝二麻黄一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4. 桂枝《本草便读》
  15. 桂枝二麻黄一汤《删补名医方论》
  16. 桂枝《本草思辨录》
  17. 桂枝二麻黄一汤《伤寒寻源》
  18. 桂枝《中药学》
  19. 桂枝二麻黄一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0. 桂枝《医方考》
  21. 桂枝二麻黄一汤《时方妙用》
  22. 桂枝《本草从新》
  23. 桂枝二麻黄一汤《伤寒括要》
  24. 桂枝《本经逢原》
  25.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伤寒杂病论》
  26. 桂枝《本草新编》
  27.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医宗金鉴》
  28. 桂枝《本草求真》
  29.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伤寒论》
  30. 桂枝《医学入门》
  31.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药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