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主治血证及水病也。
【考证】
以上一方,地黄八两。
芎归胶艾汤证曰∶漏下。又曰∶下血。
以上一方,地黄六两。
以上一方,地黄四两。
上历观此三方,主治血及水、而不及其他也。
【互考】
芎归胶艾汤、三物黄芩汤、八味丸,皆以地黄为君药。而二方言血证,一方言小便不利。
胶艾汤方中,除地黄之外,有阿胶、当归、芎 ,均是治血药也。三物黄芩汤,去地黄,则其余无治血药品也。由是观之,古人用地黄,并治血证水病也,核焉,且也施治之法不别血之与水亦明矣。
【辨误】
夫水之与血,其素同类也。亦唯赤则谓之血,白则谓之水耳。余尝读《内经》曰∶汗者,血之余也。问曰∶血之余,而汗白者何也?答曰∶肺者,主皮毛也,肺色白也,故汗白也。
此本于阴阳五行,而有害于疾医之道也。疾医之道,殊乎亡也?职斯之由,可悲也哉!夫汗之白也,血之赤也。其所以然,不可得而知也。刃之所触,其创虽浅,血必出也。暑热之酷,衣被之浓,汗必出也。壹是皆历皮毛而出者,或为汗、或为血、故以不可知为不可知,置而不论,唯其毒所在而致治焉,斯疾医之道也。后世之医者,以八味丸为补肾剂,何其妄也?
张仲景曰∶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者,八味丸主之;又曰∶小便不利者;又曰∶转胞病,利小便则愈;又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壹是皆以利小便为其功。书云∶学于古训乃有获。呜呼!学于古训,斯有获药功矣。
【品考】
地黄 本邦处处出焉。其出和州者最多,而与出汉土者无异也,充实为佳。藏器曰∶《本经》不言生干蒸干。《别录》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是也;李时珍曰∶熟地黄,乃后人复蒸晒者,诸家本草,皆谓干地黄为熟地黄。而今本邦药铺,以干地黄为生地黄,非也。干者,燥干之谓,如干姜是也。生者,新鲜之名,如生姜是也。故古人言生地黄,则必言汁,言之顺也,岂有干而有汁者哉?仲景氏之所用,生干二品而已。其熟云者,后世之为也,不可用矣。

- 地黄《药征》
- 地黄《外科全生集》
- 地黄《本草图经》
- 地黄《本草经解》
- 地黄(附熟地、生地)《中药炮制》
- 地黄《本草便读》
- 地黄〈微寒〉《食疗本草》
- 地黄《中医饮食营养学》
- 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伤寒杂病论》
- 地黄《本草衍义》
- 地黄膏《备急千金要方》
- 地黄《长沙药解》
- 地黄膏《备急千金要方》
- 地黄《药笼小品》
- 地黄膏《明目至宝》
- 地黄《本草纲目》
- 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方《伤寒杂病论》
- 地化《中医词典》
- 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方《伤寒杂病论》
- 地户《中医词典》
- 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方《伤寒杂病论》
- 地合《中医词典》
- 地黄煎《备急千金要方》
- 地骨皮饮证《临证实验录》
- 地黄煎《备急千金要方》
- 地骨皮饮《医述》
- 地黄煎《备急千金要方》
- 地骨皮饮《删补名医方论》
- 地黄煎《妇人大全良方》
- 地骨皮饮《医宗金鉴》
- 地黄煎方《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