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

《药征续编》书籍目录

主治水毒下利。故兼治便脓血。

【考证】

桃花汤证曰∶下利便脓血。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曰∶下利不止。

上二方,赤石脂各一斤。

乌头赤石脂丸,证不具。

上一方,赤石脂一两。

据此三方,则赤石脂,治水毒下利不止便脓血明矣。

【互考】

赤石脂配干姜,则治腹痛下利。若无腹痛,则不配干姜

乌头赤石脂丸,证不具。但云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虽然,此方岂惟治心背彻痛乎?后世误载之《金匮要略·心痛》病篇内。故世医皆以为但治心痛之方也。 按∶此方本当在六经病篇内,某证条下,而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矣。今详前后之条,及病证方法,盖厥阴病,蛔厥,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下利恶寒者主之。当是同甘草粉蜜汤大建中汤等,在乌梅丸之前后矣。《外台秘要》第七心背彻痛方内曰∶仲景《伤寒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小注云∶出第十五卷中。然则是本《伤寒论·蒸阴病》篇内方,而必有前后之证存矣。何以言之?则蜀椒治蛔厥。干姜治下利腹痛,乌头、附子,并治四肢厥逆,赤石脂惟治下利。由此观之,此方岂惟治心背彻痛乎?余尝疑乌梅能治蛔,故蛔厥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则此方不可无乌梅矣。然则乌头是乌梅之误矣乎?凡仲景之方,无乌头、附子并用者,则益知乌头是乌梅之误矣。 又按∶《外台秘要》第七久心痛方内,有范汪疗久心痛方,又名乌头赤石脂丸。方内有桂心,(桂心即桂枝,唐方皆以桂枝为桂心)无附子,此为异耳。或疑附子是桂枝之误矣乎?桂枝能治上冲而厥者,乌头、附子,本同物同功,并存以俟明者试效而已。

桃花汤方曰∶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是分赤石脂一斤以为各半斤。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取七合,又取半斤赤石脂末内方寸匕,温服,一日三服。后内赤石脂末方寸匕者,未知何故也,宜随仲景之法施之。《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阮氏桃花汤,分两法,则与此不同,可考。

【品考】

赤石脂理腻粘苦缀唇,鲜红桃花色者为上品,近年佐渡州所产者是也。凡方有桃花名者,以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药征续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药征续编》书籍目录
  1. 赤石脂《药征续编》
  2. 赤石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3. 赤石脂《本草图经》
  4. 赤石脂《药性切用》
  5. 赤石脂散《妇人大全良方》
  6. 赤石脂《本草撮要》
  7. 赤石脂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 赤石脂《本草择要纲目》
  9. 赤石脂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 赤石脂《本草分经》
  11. 赤石脂汤《备急千金要方》
  12. 赤石脂《本草分经》
  13. 赤石脂丸《备急千金要方》
  14. 赤石脂《名医别录》
  15. 赤石脂丸《备急千金要方》
  16. 赤石脂《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7. 赤石脂丸《备急千金要方》
  18. 赤石脂《本草经解》
  19. 赤石脂禹余粮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 赤石脂《本草便读》
  21. 赤石脂禹余粮汤《备急千金要方》
  22. 赤石脂《本草崇原》
  23. 赤石脂禹余粮汤《医宗金鉴》
  24. 赤石脂《本草思辨录》
  25. 赤石脂禹余粮汤《删补名医方论》
  26. 赤石脂《中药学》
  27. 赤石脂禹余粮汤《医方考》
  28. 赤石脂《得配本草》
  29. 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寻源》
  30. 赤石脂《本草从新》
  31. 赤石脂禹余粮汤《医方论》

《药征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