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昏
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动则病生,目KT KT 如无所见。又云∶少阴病目KTKT无所见者,阴内夺,故目KT KT 无所见也,此盖房劳目昏也。左肾阴虚,右肾阳虚。刘河间曰∶目HT 不明,热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人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知臭,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塞,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为病之重轻。故知热郁于目,则无所见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则转难辨物,由目之玄府闭小,如隔帘视物之象也。或视如蝇翼者,玄府有所闭合者也。或目昏而见黑花者,由热气甚而发之于目亢则害,承乃制,而反出其泪泣气液眯之,以其至近,故虽微而亦见如黑花也。楼全善曰:诚哉!河间斯言也,目盲耳聋,鼻不闻臭,舌不知味,手足不能运用者,皆由玄府闭塞,而神气出入升降之道路不通故也。故先贤治目昏花,如羊肝丸用羊肝引黄连等药入肝,解肝中诸郁。盖肝主目,肝中郁解,则目之玄府通利而明矣。故黄连之类,解郁热也;椒目之类解湿热也;茺蔚之类,解气郁也;芎归之类,解血郁也;木贼之类,解积郁也;羌活之类解经郁也;磁石之类,解头目郁。坠邪气使下降也,蔓菁下气通中,理亦同也。凡此诸剂皆治气血郁结目昏之法,而河间之言,信不诬矣。至于东垣、丹溪治目昏,用参 补血气亦能明矣。又必有说通之。盖目主气,血盛则玄府得通利,出入升降而明,虚则玄府不能出入升降而昏,此则必用参 四物汤等剂,助气血营运而明也。
□
瞻视昏渺有多端,血少神劳与损元,若是人年过五十,要明须是觅仙丹,曾经病目后,昏渺各寻缘。
此症谓目内外无症候,但自视昏渺蒙 不清也。有神劳,有血少,有元气弱,有元精亏,而昏渺者。若人年五十以外而昏者,虽治不复光明,其时犹月之过望,天真日衰,自然目光渐衰,不知一元还返之初,虽妙药难回,故曰不复愈矣。此章专言平人之昏视,非若因目病昏渺之比,各有缘故,须当分别。凡目病外障而昏者,由障遮之故,欲成内障而昏者细视瞳内,必有气色。若有障治愈后而昏渺者,因障遮久,滞涩其气,故光隐耗,当培其本而光自发。有因目病渐发渐生,痛损经络,血液涩少,故光华亏耗而昏。有因目病失治,其中寒热过伤,及开导针烙炮熨失当,而因损伤其血气,耗其精华而昏者。以上皆宜培养根本,乘其初时而治之,久则气脉定,虽治不愈。若目因痛暗而昏者,此因气滞火壅,络不和畅而光涩,譬之烟不得透彻,故火乃不明。如目暴痛,愈后尚昏者,血未充足,气未和畅也宜慎养以免后患。若目病久愈,而昏渺不醒者,必因六欲七情五味四气瞻视哭泣等故,有伤目中气血精液脉络也,宜早调治。若人未五十,目又无痛赤内障之病,及斫丧精元之因,凡人年在精强而多丧失其真元,或苦思劳形纵味,久患头风,月复月而年复年,渐渐昏渺者,
明目地黄丸 治肾虚目暗不明。
熟地黄(焙干,四两) 生地黄(酒洗) 山药 泽泻 山茱萸 (去核酒洗) 牡丹皮(酒洗)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淡盐汤送下。忌萝卜。
精生气,气生神,故肾精一虚,则阳光独治,阳光独治,则壮火食气,无以生神,令人主,以制阳光。故用生熟地黄、山萸、五味、当归、丹皮、泽泻乃山药者,所以益脾而培万物之母孙思邈
龟鹿二仙膏 此膏最治虚损,梦泄遗精,瘦削少气,目视不明等症,久服大补精髓,益鹿角(二斤) 龟板(一斤) 枸杞子(六两) 人参(三两)
上将鹿角截碎,龟板打碎,长流水浸三日,刮去垢,入砂锅,用河水,慢火鱼眼沸,桑添滚水,不可添冷水,至三日,取出晒干,碾为末,另用河水将初服一钱五分,渐加至三钱,空心无精气神,人身之三宝也。经曰∶精生气,气生神。是以精损极,则无以生气,以致瘦削致目昏不明。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善通督脉,足于精者,故能故能伏息而寿。其角与板,又二物可比,也,补阴补阳,无偏治之失,入气入血,有和平之美。由是精日生而曰二仙。
三仁五子丸 治肝肾不足,体弱眼昏,内障生花,不计近远。
柏子仁 肉苁蓉(酒浸制) 车前(酒浸炒) 苡仁 酸枣仁(去壳炒) 枸杞子(酒蒸,焙干) 当归(酒洗,炒) 覆盆子(酒蒸焙干) 白茯苓(乳拌蒸,晒干,各二干,一两) 熟地黄(三两,酒水煮烂浓捣膏)
上除沉香末,熟地膏另入,余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青盐汤
地黄丸(一名菊花丸) 治用力劳心,肝虚风热攻眼,赤肿羞明,渐生翳膜,兼肝肾风毒视伤血,血主肝,故勤书则伤肝而目昏,肝伤则木生风而热气上凑,目矣。
熟地黄(一两半) 防风 川羌活 桂心 白菊花 没药 明朱砂(各五钱) 黄连 决明子(各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食后沸汤送下,每日三次。
洞见碧霄 此鹰 鼠睛三法,点目之说,似乎不经,然载医统,故录之,俟高明酌用。
用鹰眼一对,炙干为末,研令极细,以人乳汁再研,每以簪脚少挑,点于瞳仁上,日月的鹆眼,根据上法用,效,三日能见霄中之物。
又方
点目能见毫末,纤微必现,用 鸟眼汁注目中,效。
□
风轮好似黄金色,视亦昏蒙清不得,熏蒸湿热入睛瞳,清气每遭浊气逼,壮年不肯听医此症专言风轮黄亮,如金之色,而视亦昏渺,为湿热重,而浊气熏蒸清阳之气,升入轮中,故轮黄色也。好酒,恣食热燥腥腻之人,每有此病,与瞻视昏渺不同也。宜服∶
葛花解毒饮 此药清湿热,解酒毒,滋肾水,降心火,明目之剂也。
黄连(炒) 黑玄参 当归 龙胆草(炒) 茵陈 细甘草 葛花 熟地黄 茯苓 山栀仁 连翘 车前子(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
□
干干涩涩不爽快,渺渺蒸蒸不自在,奈因水少精液衰,莫待枯干光损坏。
此症谓目日觉干涩不爽利,而视昏花也。因劳瞻竭视,过虑多思,耽酒恣燥之人,不忌房事,致伤神水,目必有此症。如细细赤脉及不润泽等病生焉,合眼养光,久则得泪略润,开则明爽,可见水少之故。若不谨戒保养,甚则伤神水,而枯涩之病变生矣。惟急滋阴养水略带抑火,以培其本,本立则清纯之气和,而化生之水润。若误认为火症,妄用开烙针泄之治,则有紧缩细小之患。宜服∶
四物五子丸 治心肾不足,眼目昏暗。
熟地黄 当归(酒洗) 地肤子 白芍 菟丝子(酒煮烂,焙) 川芎 覆盆子 枸杞 车前子(酒蒸,量虚实加减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盐汤送下。
黄牛胆煎 治眼涩痛。
猪胆(汁) 黄牛胆(汁) 羊胆(汁) 鲤鱼胆(汁,各半合) 白蜜(二两) 胡黄连(研末) 青皮(研末)川黄连(研末) 熊胆(各二钱半)
上将诸药末,与蜜并胆汁和匀,入瓷瓶内,以细纸封头牢系,坐饭甑中蒸,待饭熟为度用新净绵滤过。每以铜筋取如麻子大点于目 ,每日二三次。
一方
治人至夜则目涩好睡,取鼠目一枚,烧为末,水和,频注目中,久则不睡,取目以囊盛久久佩之使不离身,亦不夜寐。
□
坐起生花不必疑,君心仔细自寻思,外因竭视劳瞻故,内为荒淫酒色迷,元气弱,络力微,眼花头晕强支持,若能保养真元水,胜似千金访妙医。
此症内外别无他症,但其人动作少过,坐起少频,或久坐或久立久眠久视,便觉头眩目花昏运也。乃元气怯弱,阴精亏损,致水少液枯,脉络衰疲之咎,惟阴弱阳盛,水不胜火,每有此患。宜服∶
加减驻景丸 治肝肾气虚,视物KT KT ,血少气多,瞳仁内有淡白色,昏暗渐成内障,久服能安魂定魄,补血气虚耗。
车前子(略炒) 枸杞 五味子(各三两) 当归(去尾酒洗) 熟地黄(各三两) 川椒(去目)楮实子(晒干无翳者不用,各一两) 菟丝子(水淘净酒煮焙干,半斤)
上为细末,蜜水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止痛散 治两额角痛,目睛痛,时见黑花,及目赤肿痛,脉弦,作内障也,得之于饥饱劳役。
栝蒌根(二两) 柴胡(一两半) 炙甘草(七钱半) 当归 生地黄(各一两) 黄芩(四两,一半酒浸一半炒)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去滓,临睡热服。若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五钱。
摩顶膏 治肝肾虚风上攻,瞻视生黑花,或如水浪。
空青(研) 青盐(研,各五钱) 槐子 白附子(炮) 木香(各一两) 牛酥(二两) 鹅脂(四两)旱莲草(取自然汁,一升) 丹砂(研,二钱半) 龙脑(五分)
上为细末,先以旱莲草汁、牛酥、鹅脂入银器,或铜器锅中,熬至三五沸,再下诸药末煎减一半,即倾入瓷器内盛之,临卧用旧铧铁一片,重二三两,蘸药,于顶上摩二三十遍令入发窍中,次服驻景丸。忌铁锅。
□
云雾移睛,元虚者殃,自视目外,有物舒张,或如蝇蛇飞伏,或如旗旆飘扬,有如粉蝶有带青黄,昏属肾胆,内障难当,真气耗损,气汁有伤,自宜谨慎,思患须防。
此症谓人自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旆蛱蝶绦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看在于眼外空中飞扬撩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也,乃玄府有伤,络间精液耗涩,郁滞清纯之气,而为内障之患,其源皆属胆肾目病,白者因痰火,肺金清纯之气不足,黄者脾胃清纯之气有伤。盖瞳神乃先天之元阳所生,禀聚五脏之精华,因其内损,故有其状,虚弱不足之人,及经产去血太多,或悲泣太过,深思积忿之妇女,每有此病。小儿疳症热症,及疟痰伤寒热久,致目痛久闭,蒸伤清纯之气,亦有此患,幼儿无知,至长始晓,气络已定,治亦不愈。宜服摩∶
猪苓散 治肾弱不能济肝木,则虚热,胆生肝傍,但肝木枯胆气不足,故行动举止,则瞳内神水荡漾,有黑影如旗旆蛱蝶绦环等状。先服此散,清其肝肾之邪,次服蕤仁丸,黑花自消矣。
木猪苓 木通 蓄 苍术(泔水制) 黑狗脊 大黄(炮) 滑石(飞过) 栀仁(各一两)车前子(酒蒸过,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青盐汤调下。
蕤仁丸 治眼黑花飞蝇,涩痛昏暗,渐变青盲。
蕤仁(去皮尖) 地肤子 白茯苓 细辛 人参 石决明(洗净另研) 地骨皮 白术(炒,各二两) 石胆(另研,五钱) 熟地黄(焙) 楮实子(各三两) 空青(另研) 防风(各一两) 青羊胆(一枚) 鲤鱼胆(五枚)
上为细末,研匀,以胆汁同蜜炼,搜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钱,食后米饮送下。
摩顶膏 治眼前见花,黄黑红白不定。
白附子(炮,去皮脐) 木香(各一两) 龙脑(五钱) 青盐(一两半) 明朱砂(二钱半) 牛酥(二两)鹅脂(四两)
上将前药末同酥脂,以慢火熬成膏。每用少许,不拘时顶上摩之。
黄 (二两) 炙甘草(一两) 羚羊角(锉末) 羌活 黄芩(去黑心) 山萸肉 车前子 附子(去皮脐,炮) 人参 青葙子 决明子(微炒) 泽泻 秦艽(去苗) 柴胡(去苗,各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眼花见物法
有患心疾,见物皆如狮子形,伊芳川教之。若见其形,即以手向前捕执之,见其无物,久久疑疾遂去,愈。
□
两目萤星乱散,六阳贼火上炎,要救神光不坠,清心滋肾当先。
此症谓人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如萤火飞撩乱也,甚则如灯光扫星矣。其人必耽酒嗜燥,劳心竭肾,痰火上升,目络涩滞,精汁为六贼之邪火熏蒸所损,故阳光散乱而飞伏。乃水不胜火之患。此病之最重者,久而不治,内障成矣。宜服∶滋阴降火汤 治阴虚火动
当归(一钱) 川芎(五分) 生地黄(姜汁炒) 熟地黄 黄柏(蜜水炒) 知母(同上) 麦冬肉(各八分) 白芍药(薄荷汁炒) 黄芩 柴胡(各七分) 甘草梢(四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
按∶此剂乃滋肾益阴,升水降火之圣药。并治咳嗽,加阿胶、杏仁各七分,五味子三分咯唾衄血,加牡丹皮八分,藕节取自然汁三匙,犀角末五分。若加玄明粉、秋石,皆降火甚速,宜频用之,童便亦好。
加味坎离丸 此丸能生津益血,升水降火,清心明目。盖此方取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意,药轻而功用大,火症而取效速,王道之药,无出于此,上盛下虚之人,服之极效。
怀庆熟地黄(八两,一半用砂仁,一两以绢袋,盛放砂罐内,用酒二碗煮干去砂仁不用;一半用白茯苓二两研末,如前用酒二碗煮干,去茯苓不用,捣膏) 甘州枸杞子(拣去梗,烘干) 当归(全用好酒浸三日洗净,晒干) 白芍药(好酒浸一日,切片,晒干) 川芎(大而白者洗净,切片,小的不用) 女真实(即冬青子。冬至日采,蜜水拌,九蒸九晒净,各四两)甘菊花(去梗叶,家园者佳,野菊花不用,晒干净,三两) 浓川黄柏(去粗皮,净,切片,八两,二两酒浸,二两盐水浸,二两人乳浸,二两蜜浸,各一昼夜,晒干炒褐色) 知母(去毛切片,六两,分作四分,如黄柏四制同)
除地黄膏另入,余八味修制如法,合和一处,铺开日晒夜露,二昼夜,取天地之精,日月之华,再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白滚汤送下,或青盐汤亦可,忌萝卜、生菜。
- 目昏《审视瑶函》
- 目昏《证治准绳·杂病》
- 目昏暗《圣济总录》
- 目昏《张氏医通》
- 目昏花《证治准绳·类方》
- 目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目昏昧《中医词典》
- 目昏《中医词典》
- 目昏目光短《药症忌宜》
- 目黄《医学纲目》
- 目积年赤《圣济总录》
- 目黄《中医词典》
- 目疾《麻疹备要方论》
- 目瞏(qiōng琼)《中医词典》
- 目疾《张聿青医案》
- 目候《诸病源候论》
- 目疾《证治汇补》
- 目痕《证治准绳·杂病》
- 目疾《文堂集验方》
- 目黑候《诸病源候论》
- 目疾《活幼心书》
- 目黑暗眩晕《药症忌宜》
- 目疾《活幼心书》
- 目光如华《医法圆通》
- 目疾《经验丹方汇编》
- 目纲《中医词典》
- 目疾《医学启源》
- 目干涩《中医词典》
- 目疾《灸法秘传》
- 目肤翳候《诸病源候论》
- 目疾《博济方》
《审视瑶函》
- 凡例
- 卷首
- 卷一
- 五轮所属论
- 八廓所属论
- 五轮不可忽论
- 勿以八廓为无用论
- 目为至宝论
- 开导之后宜补论
- 眼不医必瞎辩论
- 点服之药各有不同问答论
- 用片脑得效后宜少用勿用论
- 钩割针烙宜戒慎论
- 弃邪归正论
- 用药寒热论
- 用药生熟各宜论
- 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
- 内外二障论
- 卷二
- 目病有三因
- 诊视
- 目不专重诊脉说
- 目症相同所治用药不同并戒慎问答
-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
- 淫热反克之病
- 风热不制之病
- 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
- 血为邪盛凝而不行之病
- 气为怒伤散而不聚之病
- 血气不分混而遂结之病
- 热积必溃之病
- 阳衰不能抗阴之病
- 阴弱不能配阳之病
- 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
- 内急外弛之病
- 奇经客邪之病
- 为物所伤之病
- 伤寒愈后之病
- 强阳抟实阴之病
- 亡血过多之病
- 疹余毒之病
- 深疳为害之病
- 卷三运气原证
- 卷四运气原证
- 卷五运气原证
- 卷六运气原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