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左右十八穴

《针灸资生经》书籍目录

手太阴肺经左右十八穴(图)

少商二穴.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明云.白肉际宛宛中.)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不宜灸.成君绰忽腮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甄权针之立愈.明云、针一分.留三呼.泻五吸.宜针不宜灸.以三棱针刺之.令血出.胜气针.所以胜气针者.此脉胀腮之候.腮中有气.人不能食.故刺出血以宣诸脏腠也.忌冷热食.

下云、灸三壮.(甲乙作一壮.)

鱼际二穴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针一分.留二呼.素注、二分.灸三壮.

太渊二穴.在掌后陷中.灸三壮.针一分.素注、二分.明下云、太泉在手中掌后横文头陷中.灸五壮.(难.掌后鱼际下.脉会太渊.脉病治此.)

铜人曰、太渊.明堂曰、太泉.疑是二穴也.予按千金方注云、太泉即太渊也.避唐祖名改之.于是书之.以示世医.(泉脉清冷泉同.)

经渠二穴.金也.在寸口陷中.针二分.留三呼.禁灸.灸伤人神.

列缺二穴.在腕侧上寸半.(明堂下云腕上一寸.)以手交叉头指末两筋两骨罅中.针二分.留二呼.泻五吸.灸七壮.忌同.明云、针三分.日灸七壮.若患偏风.灸至百.若患腕劳.灸七七.下云、三壮.素注云、腕上寸半.

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明下云陷者宛宛中.)手太阴 .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壮.即汗出.咳逆臂厥痛.针三分.灸五壮.明下云、灸三壮.

尺泽二穴.水也.在肘中约上动脉中.针三分.灸五壮.明云、肘中约上两筋动脉中.甄权云、在臂屈伸横文中筋骨罅陷中.不宜灸.主癫病.不可向手臂.不得上头.素刺禁云、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注云、肘中谓肘屈折之中.尺泽穴中也.刺过陷脉.恶气归之.气闭关节.故不屈伸.(难疏言.尺之一寸外为尺泽也.言尺脉入泽.如水入大泽.)

铜人云、灸五壮.明堂下经乃云不宜灸.主癫病.不可向手臂.不得上头.既曰不宜灸矣.乃曰主癫病.是又可灸也.此必有误.且从铜人灸五壮.明堂亦云、禁穴许灸一壮至三壮故也.

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针三分.灸五壮.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动脉中.以鼻取之.禁灸.使人逆气.今附.刺鼻衄血不止.针四分.留三呼.

明云、四分.留七呼.灸二七壮.不除、至百壮.出明堂经.其甲乙经禁灸.

甲乙铜人皆云禁灸.明堂乃云灸二七壮至百壮.亦甚不同矣.要非大急、不必灸.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资生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资生经》书籍目录
  1. 手太阴肺经左右十八穴《针灸资生经》
  2. 手太阴肺经穴图及歌括《金针秘传》
  3. 手太阴肺疟《圣济总录》
  4. 手太阴肺经穴图《古今医统大全》
  5. 手太阴肺脏病论《内经博议》
  6. 手太阴肺经穴歌(《医学入门》)《针灸大成》
  7. 手太阴肺之经《普济方·针灸》
  8. 手太阴肺经穴《重楼玉钥》
  9. 手太阴肺之经《子午流注针经》
  10. 手太阴肺经穴《类经图翼》
  11. 手太阴肺之经左右十八穴《针灸大全》
  12. 手太阴肺经穴《中医词典》
  13.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针灸甲乙经》
  14. 手太阴肺经图《医学指归》
  15. 手太阴经别《中医词典》
  16. 手太阴肺经图《经络考》
  17. 手太阴经筋《中医词典》
  18. 手太阴肺经十穴《备急千金要方》
  19. 手太阴经筋病候《中医词典》
  20. 手太阴肺经配合四十一法《针灸神书》
  21. 手太阴经穴主治《针灸大成》
  22. 手太阴肺经脉歌《万病回春》
  23. 手太阴井:少商《针灸大成》
  24. 手太阴肺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25. 手太阴络脉《中医词典》
  26. 手太阴肺经病《中医词典》
  27. 手太阴气绝《中医词典》
  28. 手太阴肺经(左右手及臂凡一十八穴)《金针秘传》
  29. 手太阴心痛《中医词典》
  30. 手太阴肺经(左右共二十二穴)《经络汇编》
  31. 手太阴辛金《本草求真》

《针灸资生经》